正文 第1章 與人藝藝術家的交往(1)(1 / 3)

蘇民父子

今天看了蘇民老師在人藝排演話劇《蔡文姬》,我心裏很高興。此劇由他執導,又一部曆史巨作將展現在觀眾麵前。我喜歡蘇民老師導演的戲,很唯美,很有他獨特的一麵。這部戲我盼望已久,2月15日將在首都劇場公演,屆時我一定去看。

提起蘇民老師,是從他執導的話劇《李白》開始。在這部戲裏,蘇民老師用他濃濃的男中音為《李白》的吟頌詩歌,現在還在我耳邊回蕩。我喜歡他導演的戲,繼《李白》之後,我終於等到了他導演的又一部曆史精品。

蘇民老師現已是八十歲高齡,他對藝術精益求精。記得我第一次去他家拜訪,我就看出這位藝術大師的藝術風采。那時劇院正在排練話劇《雷雨》,他給我們看他畫的劇中人物——繁漪手中的香扇。我看後,在我的眼裏已經是最完美不過了。可他還覺得不是特別的盡人意,力求追求完美。可想,他對藝術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一把由他親手畫的香扇,就這樣送到了《雷雨》劇組。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在他身上,有一種藝不壓身的感覺。他是一位祥和的老人,他身上優在的東西很多,古典文學、演員、導演、寫作,這是任何人也學不到的,就連濮存昕也是如此。

說起濮哥,絕大多數人都很崇拜他,敬仰他,羨慕他。他的公益廣告遍布全國各地,他在中國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演員。他基本獻身於公益事業,他為預防愛滋病做宣傳。他值得讓人驕傲的東西很多,讓人佩服的也很多。別人有時無意中和我聊起他的時候,常眼裏發光,覺得他才是中國男人的形象。可見,濮哥光亮點是多麼的閃光。不過在這裏,我要說說濮哥的不是。那是去年蘇民老師病的時候,我去醫院探望他老人家。此時濮哥的母親——賈銓阿姨也在陪護著蘇民老師。阿姨是一位特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我很喜歡她。在我看蘇民老師的時候還不夠給阿姨忙的了,阿姨非常的熱情,給我拿水果吃,還和我聊天。我這哪是看病人,整個一個幫倒忙。她告訴我:“抽屜裏有書,是小昕(即濮哥的小名)拿來的,你看看,裏麵有他的文章”。我拿出書翻了起來,書頁裏麵濮哥的形象展現在我的麵前,很帥,很精神,很風光。這就是書裏麵光彩照人的濮哥。等吃飯的時候,阿姨去要熱飯,我接過飯盒說:“我去吧”。我拿著飯盒來到了微波爐麵前。等我要開微波爐的時候,怎麼也打不開。我請護士小姐過來幫忙打也沒打開。可能她看見阿姨在門口目送我,以為我是她家裏的人,便問我一句:“你是濮存昕的妹妹嗎?”我知道,濮哥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可我從來沒有聽說有個妹妹。我趕緊說;“不是”。這時正好有個病人也過來熱飯,他把微波爐打開。他告訴我,這微波爐的門要使勁的摳,才能打開。我對他說聲:“謝謝!”我想,如果濮哥要在這多好啊!這飯就該他去拿到微波爐去熱。要是阿姨知道了我沒打開微波爐的門,一定說我笨(隻是我自己心想)。濮哥的可恨之處,就是他在蘇民老師有病的時候沒有時時刻刻的陪伴在他們的身邊。但我知道蘇民老師和賈阿姨支持濮哥的事業,不願意給他增添負擔,什麼事都他們自己幹,自己去承擔。可見這樣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兒女,是多麼的偉大。

其實,濮哥在我眼裏隻是一時的可恨。他很孝敬父母,隻是他沒有足夠的時間陪老爸和老媽。濮哥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拍戲還是做公益事業,都是給自己父母最好的回報。

人就是這樣,永遠沒有全唯美。不知是那一環節沒有做好,那就離唯美還是差了一點點。

接下來,我就等著去看蘇民老師導演的話劇《蔡文姬》了。

願蘇民老師藝術青春永在

從天津駕車回京,顧不上路上的駕駛疲勞,直奔首都劇場。車泊位後,趕緊從黃牛黨手中購了一張《蔡文姬》的票,走進首都劇場。

這部戲對我來說是盼望已久。因為看這部戲我是衝著蘇民老師而來,這是他繼《李白》後導演的又一部經典大戲。

多年來一直擔任這部經典作品複排工作的蘇民導演,對《蔡文姬》的曆史和文化背景如數家珍。我喜歡蘇民老師導演的戲,他執導的作品有著自己唯美的獨特風格。在他執導的戲劇作品中,我感受到了話劇的魅力。他讓我對這高雅的藝術充滿了崇敬和向往。

《蔡文姬》,突出的是蔡文姬本人複雜的心理。現代話劇《蔡文姬》,是郭若沫先生專門為北京人藝創作的一部曆史劇。劇情描寫了距今2000多年前東漢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際遇。1959年,著名導演焦菊隱先生將這部戲搬上舞台,一經亮相,就成為戲劇界最走紅的一部名劇。這次複排《蔡文姬》,蘇民老師以他深奧的文學功底,詮釋了這部戲。在這部戲中,我喜歡夏立言的表演。當她的身份已經從丞相夫人變成了皇後,丞相夫人與皇後自然就不同的,看到了夏立言的皇後有著一些雍容華貴的味道。

隨著劇情的展現,演員們用真誠的演繹打動觀眾。在這裏,有蘇民老師對演員們寄予的厚望。

在人物處理上,蘇民老師讓演員們釋放自己的表演空間。使他們演起戲來更加成熟,更有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