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大我八歲,她到附近什錦花園胡同的一所中學插班,我則到隆福寺小學插班。我們插班的時候,學校還是私立的,沒過多久,北京市的所有學校就全收歸國有了。我那小學沒有改名,姐姐那所中學,改叫北京市女十一中。有天姐姐放學回來,跟父母說,他們班上有個同學,是滿族的,這個同學叫舒濟。母親聽成了“書記”,頗感意外,“書記不是幹部裏的領導嗎?”經姐姐解釋,才知道人家姓舒名濟,因為是出生在濟南,父親這樣給她取名。
又有一天,姐姐放學回來,宣布一條消息,就是舒濟的父親,是個作家,叫老舍,學校已經通過舒濟,邀請老舍到校給同學們做報告,聽完報告,要寫作文的。父親聽了說:“原來她是老舍的女兒啊!老舍是大作家啊!”姐姐疑惑:“她爸爸姓老,她怎麼姓舒呢?趕明兒我要叫她老濟啦!”母親就笑說:“別胡鬧!她父親原名+激情小說舒舍予,老舍是筆名。咱們在重慶住的時候,有幾年老舍一家也在重慶。老舍的小說寫得可好啦,我就喜歡他寫的《月牙兒》!”父親說:“他最出色的恐怕還是《駱駝祥子》,隻是你們還小,恐怕還不大適合來讀。”聽了這個話,我就千方百計找《駱駝祥子》,後來終於找到,背著父母讀了,此是後話。
名作家到一所普通中學演講,師生的興奮可想而知。姐姐為把作文寫好,“近水樓台先得月”,問了舒濟好些問題,舒濟隻說:“聽我爸講吧。”講完那天,姐姐滿麵紅光回到家裏,大家問她:“老舍講得怎麼樣?”她說:“當然好啦。寫作文不成問題啦。隻是……老舍怎麼拄個拐棍呢?”原來在她想象裏,大作家,名人,應該從身體容顏上就完美無缺,因此當真實的老舍出現,表現出腿腳不利落,竟令她大出意外。我和姐姐一樣,也是經過許多生活閱曆之後,才懂得任何生命都不可能完美,即使是會被青史記載的名人,也總是將自身的善美,裹攜著人性的弱點以及外貌的瑕疵,展示於特定的時空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