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 世界這麼亂,荒唐給誰看(1 / 2)

在日本,蘇曼殊遇到了一個叫菊子的美麗女子,兩人一見鍾情,幻想愛情修成正果。然而,菊子是個歌姬,他們的戀情遭到了蘇家的強烈反對。蘇曼殊的一位本家叔叔找到了菊子的父母,嚴厲指責菊子被壞了蘇家的門風。對方惱羞成怒,把菊子揪過來當眾打了一頓,羞憤的菊子當天夜裏就投海自殺了。蘇曼殊乍聞噩耗,悲傷難以自抑,作詩予以紀念:

孤燈引夢記朦朧,

風雨鄰庵夜半鍾。

我再來時人已去,

涉江誰為采芙蓉?

這段經曆後來被蘇曼殊寫進了小說《斷鴻零雁記》,賺取了不知多少情男怨女的眼淚。話說他情場失意,負氣回到廣州,決心第二次出家。蒲澗寺方丈念他畸零,收為門下。一次,某遊方僧問蘇曼殊為何整日憂苦,蘇曼殊答道:“今雖出家,以情求道,是以憂耳。”果然沒過多久,他又回到了日本橫濱。

蘇曼殊第三次出家是在1904年,他在香港《中國日報》謀職未遂,前往番禺海雲寺落發為僧,可惜仍是吃不了素、受不了苦,竊取了已故師兄博經的度牒跑回了香港。造假了僧人的身份,蘇曼殊便去曼穀朝聖,在玉佛寺研習梵文,自覺有成,又到斯裏蘭卡菩提寺駐錫,偶爾講講經法,頗受歡迎。後來經由越南回國,在那裏烙疤再度受戒。1907年,蘇曼殊和章太炎張羅著去印度深造,因資金沒有落實而不了了之。南懷瑾在《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裏評價道:“蘇曼殊出入於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時,誠為異數。好事者又冠以大師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誤以為僧,群舉與太虛、弘一等法師相提並論,實為民國以來僧史上的畸人。雖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

章太炎有句名言:“革命是補泄兼備的良藥。”既然出家也解決不了世間的種種不如意,蘇曼殊隻有寄情於革命,在這副良藥之下,結交天下豪傑。1902年,蘇曼殊加入了陳獨秀創立的“以破壞主義為目的”的青年會。1903年,在橫濱僑商的保送下,蘇曼殊從早稻田大學轉去了成城軍校,其間加入了東北抗俄義勇隊,寧願血灑沙場。有詩為證:

海天龍戰血玄黃,披發長歌覽大荒。

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孫中山和黃興很喜歡蘇曼殊率真不羈的性格,更願意他以筆為刀,革清政府的命,可他照舊荒唐走板。某次蘇曼殊為章士釗寫了一篇《嗚呼廣東人》,大罵廣東人隻知道吃喝玩樂,不知國事艱難,導致報社被迫停刊。

在香港期間,蘇曼殊聽說康有為把海外募款中飽私囊,頓時怒發衝冠,跑去跟陳少白借槍,要一槍斃了康有為。陳少白為難地說:“我的手槍是有編號的,你打了他,你可以走掉,那我怎麼辦?”袁世凱稱帝時,蘇曼殊以僧人名義教訓道:

在日本,蘇曼殊遇到了一個叫菊子的美麗女子,兩人一見鍾情,幻想愛情修成正果。然而,菊子是個歌姬,他們的戀情遭到了蘇家的強烈反對。蘇曼殊的一位本家叔叔找到了菊子的父母,嚴厲指責菊子被壞了蘇家的門風。對方惱羞成怒,把菊子揪過來當眾打了一頓,羞憤的菊子當天夜裏就投海自殺了。蘇曼殊乍聞噩耗,悲傷難以自抑,作詩予以紀念:

孤燈引夢記朦朧,

風雨鄰庵夜半鍾。

我再來時人已去,

涉江誰為采芙蓉?

這段經曆後來被蘇曼殊寫進了小說《斷鴻零雁記》,賺取了不知多少情男怨女的眼淚。話說他情場失意,負氣回到廣州,決心第二次出家。蒲澗寺方丈念他畸零,收為門下。一次,某遊方僧問蘇曼殊為何整日憂苦,蘇曼殊答道:“今雖出家,以情求道,是以憂耳。”果然沒過多久,他又回到了日本橫濱。

蘇曼殊第三次出家是在1904年,他在香港《中國日報》謀職未遂,前往番禺海雲寺落發為僧,可惜仍是吃不了素、受不了苦,竊取了已故師兄博經的度牒跑回了香港。造假了僧人的身份,蘇曼殊便去曼穀朝聖,在玉佛寺研習梵文,自覺有成,又到斯裏蘭卡菩提寺駐錫,偶爾講講經法,頗受歡迎。後來經由越南回國,在那裏烙疤再度受戒。1907年,蘇曼殊和章太炎張羅著去印度深造,因資金沒有落實而不了了之。南懷瑾在《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裏評價道:“蘇曼殊出入於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時,誠為異數。好事者又冠以大師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誤以為僧,群舉與太虛、弘一等法師相提並論,實為民國以來僧史上的畸人。雖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

章太炎有句名言:“革命是補泄兼備的良藥。”既然出家也解決不了世間的種種不如意,蘇曼殊隻有寄情於革命,在這副良藥之下,結交天下豪傑。1902年,蘇曼殊加入了陳獨秀創立的“以破壞主義為目的”的青年會。1903年,在橫濱僑商的保送下,蘇曼殊從早稻田大學轉去了成城軍校,其間加入了東北抗俄義勇隊,寧願血灑沙場。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