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書名:風月琳琅

作者:楚懷憂

誰言名仕多風流?幾度夕陽幾度秋?

風去風來卷朱閣,月升月落照小樓。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字莫愁。

夢睡夢醒路長長,人歌人哭水悠悠。

風月琳琅時,誰曾念終有花謝樓傾日?

紅塵繁華處,誰又想總歸枯水葬身地?

風月琳琅的關鍵字:風月琳琅,楚懷憂,西園七公子,南國四佳人

☆、楔 子:楚懷憂調風弄月 (2977字)

宋朝歐陽修曾有詩曰:人生自古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自古以來,風月之景,最是移性;風月之辭,最是關情;風月之事,最是動心。風月二字,勾出了多少風流,引出了多少情恨,演繹了多少佳話,成就了多少姻緣?此篇《風月琳琅》極盡風月之景,風月之辭,風月之事。

話說楚懷憂幾度風月,心中雖不十分透徹,終究有所覺悟,故作此一文,借以調風弄月,警喚後人。文中所雲之故事,乍一看來,便覺荒誕胡謅,不屑一笑,但細細讀過,又有回味,方知乃紅塵縮影,人生簡照。

故事年歲暫不細表,隻知當時的揚州乃是風月極盡之所在。唐代李白曾賦“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句,時至今日,尤不為過。

就在揚州青柳街的東巷,有一府邸,背靠煙花地,麵朝揚子江,占地千丈,屋高院深,乃當時監察禦史莫茗之宅地。莫茗年近四十,膝下隻有一子,名喚莫允。莫允長到十二歲時,莫茗之妻沈氏難產,與腹中胎兒一起還歸去了。

莫允自是心中長痛,久久不釋,到了十四歲時,便養就了抑鬱沉默,寡言慎行之姿態。莫茗見此,心中好不憂慮,煩請了揚州各大名醫,金銀花費無數,藥石所用無度,終歸不見效果。

莫茗有一同窗舊友,姓孫名客字見信,是揚州名仕,滿腹經綸,辨知道理。孫客知道莫允之症,便道:“世侄此乃心病,心病還須心藥醫,又豈是藥草所能及?”莫茗長歎一聲,道:“為兄又何嚐不知?隻是拙荊亡故,我又公務甚忙,無暇照顧,這心病之疾亦非一朝一夕之事啊!”孫客道:“不是小弟魯莽,大嫂過世已逾兩年,大哥何不再續一賢?一來,內室之中不可無人,二來,世侄之病也有人照管,豈不兩全?”莫茗搖頭,道:“非是為兄不知此節,隻是亡妻生前與我情深意重,恩愛有佳,她雖棄我而去,我卻不能違誓棄盟,再圖他人!”孫客聞言,頓時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對著莫茗深深作了一揖,莫茗趕忙起身攙扶,道:“賢弟這是何故?”孫客道:“大哥之情,情比金鑒。小弟佩服!”莫茗道:“賢弟之心,大哥焉有不知之理?”然後,攙著孫客坐了。孫客道:“既是如此,小弟尚有一方。”莫茗聞言,頓時一喜,忙問:“哦?何方?快快說來!”孫客道:“小弟雖無大才,卻也通識文墨,大哥如若信得過小弟,便教世侄與我學習,或許詩書便是良方。”莫茗聽了,頓覺此方可行,便起身拱手,道:“如此甚好,隻是勞煩賢弟了!”孫客忙起身還禮,道:“大哥,快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