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國設計史,我們按照不同的文化圈來闡述。日本、韓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受中華文化圈影響較深,雖然工藝傳統有自己的特色,但限於篇幅,在本書中不再作展開討論,隻對日本現代設計作重點闡述。印度及東南亞國家、古代美洲與非洲有自己的工藝傳統,在審美特征上鮮明特色,但對中國的影響範圍有限,更多地表現出地域特征,特別是宗教文化的影響,在本書中亦不作討論;對古代社會,我們較多地涉及歐洲與伊斯蘭國家的工藝與設計傳統。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對當前世界設計文化起到較大作用的是歐洲,從古典時代、中世紀、文藝複興到工業革命以前,本書會作較係統的闡述,另外,對古代波斯與伊斯蘭國家藝術設計,因為其對中國與歐洲的雙重影響而被納入本書的視野中。20世紀的外國藝術設計,主要對西歐、北歐、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區域作重點闡述,因為其現代設計在當今世界處於領先地位,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國設計要走向世界,其真正的意義就是與這些國家和區域的藝術設計並肩同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最後要說明的是,我們三位同事在設計史研究領域是後來者,雖然都在講授這門課,但所作的研究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初衷上麵已經說過,並無更大抱負。如果在敘述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視野與水平的局限,希望專家多多指教。至於硬傷以及明顯的錯誤,我們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其降至最低。另一位同事沈克雖然沒有參與本書寫作,但在前期工作中給予了一定幫助。

本書中國設計簡史部分的執筆人:

第一章 曙光初現:史前時期的設計,袁宣萍

第二章 古典時代:先秦兩漢時期的設計,薛曄、袁宣萍

第三章 多元融合: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設計,袁宣萍

第四章 百工技藝:宋遼金元時期的設計,袁宣萍、薛曄

第五章 商業社會:明清時期的設計,吾宵

本書外國設計簡史部分的執筆人:

第一章 大河的贈禮:古代埃及、兩河流域與波斯的設計,薛曄、袁宣萍

第二章 西方文明的奠基:古代愛琴文明、希臘與羅馬的設計,薛曄

第三章 宗教與世俗:拜占庭、歐洲中世紀與伊斯蘭的設計,吾宵

第四章 人性的解放: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設計及其延伸,袁宣萍

第五章 風格變幻:西方工業化初期的設計,袁宣萍

第六章 機器時代:現代主義設計的興起與發展,吾宵

第七章 豐裕社會:後現代主義與當代設計,薛曄

附 錄 中外設計師習題集,袁宣萍

全書通稿:袁宣萍

2013年12月於杭州

關於外國設計史,我們按照不同的文化圈來闡述。日本、韓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受中華文化圈影響較深,雖然工藝傳統有自己的特色,但限於篇幅,在本書中不再作展開討論,隻對日本現代設計作重點闡述。印度及東南亞國家、古代美洲與非洲有自己的工藝傳統,在審美特征上鮮明特色,但對中國的影響範圍有限,更多地表現出地域特征,特別是宗教文化的影響,在本書中亦不作討論;對古代社會,我們較多地涉及歐洲與伊斯蘭國家的工藝與設計傳統。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對當前世界設計文化起到較大作用的是歐洲,從古典時代、中世紀、文藝複興到工業革命以前,本書會作較係統的闡述,另外,對古代波斯與伊斯蘭國家藝術設計,因為其對中國與歐洲的雙重影響而被納入本書的視野中。20世紀的外國藝術設計,主要對西歐、北歐、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區域作重點闡述,因為其現代設計在當今世界處於領先地位,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國設計要走向世界,其真正的意義就是與這些國家和區域的藝術設計並肩同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