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半是理智,一半是感情。理智能校正越規的感情,更。能召回失蹤的感情;感情,卻能喚醒沉睡的理智,融化僵硬的心靈。
正常的學校裏,是一個個健康可愛的孩子。特殊學校裏,是一個個病態的曲扭的靈魂。同樣是學校,當然要對學生進行教育。盡管教育不是萬能的精靈,然而,教育的確是至關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生命的組成部分。
特殊學生在特殊學校受到特殊教化和磨練,特殊的感染和熏陶,就一個個邁出校門,重新走向社會。
走向社會幹什麼?走向社會如何重新做人?
如何讓特殊學生邁出充滿信心的堅實步子走出校門,如何為特殊學生創造重新做人的條件,早已成為安陽市勞改支隊關注的課題。
犯人重新走向社會,首當其衝的問題是生存問題,或者說是吃飯問題。犯罪者之所以犯罪,原因是複雜的,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世界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尋求不到職業,或者不具備尋求職業的條件,咋辦?是否這也會導致人滑向誤區?要使特殊學生學得一技之長,這不僅是使犯人在意誌和毅力的熔爐裏獲得錘煉,且能使其學得一身本領。
在這裏,支隊領導成員的思路非常清晰,如何把思想改造與技術培養融為一體,如何將政治學習與經濟效益結合起來,是他們探索並追求的一種目標。談到經濟效益,這是人所共知的問題,當今社會,任何部門,若沒有經濟基礎,將一事無成。安陽勞改支隊下設十二個大隊,他們的總體設計是:一、二兩個大隊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有農作物和蘋果園。
三大隊搞飼養業;其中養豬1000多頭,養雞4000多隻,同時辦了麵粉廠和飼料加工廠。
四大隊搞建築業,僅勞改支隊大院內的監獄大樓,食堂會堂、禁閉樓、幹警辦公樓等,都是近兩年間拔地而起的。
五大隊為特殊嚴管隊,凡是二、三次進宮者、無家可歸者、有逃跑、自殺危險者,一切不宜在外勞作的犯人,統統來這裏接受改造。
六大隊幹起了汽車配件行業。七大隊創辦了獸藥廠。
八大隊建成了預製件廠。
九、十、十一、十二大隊幹著軋鋼、建材、基建、勞務輸出等行業。
四大隊隊長、幹警郝新根回憶起監獄樓的建設,頗是激動,7000多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僅用86天就竣工了,比計劃時間提前22天,大樓封頂時,幹警和犯人都掉淚了,是興奮,是辛酸,是酸甜苦辣的混合味道啊!建樓期間,幹警和犯人不舍晝夜拚搏,單說運輸磚這項工作,當時沒有汽車,怎麼辦?就肩扛人抬,一個編織袋裝進13一15塊磚,跑得快的每天從西山到工地有33趟,往返總路程65公裏,最慢的也要運上20多趟,犯人走多少路,幹警也走多少路,試想,每日超過100華裏的路,隻是空手走走是啥滋味,況且,他們還是肩扛重荷,腳踏坎坷土路,幾天下來,幹警們個個腳打滿了泡。
工程緊張時間,郝新根家裏傳來不幸消息,妻子不慎從二樓摔下,麵部骨折住醫院。哪裏有時間去看看住院的妻子,隻好托人捎信給老家的親戚,請人家代勞去醫院。真不巧,兒子考重點初中隻差1分,孩子希望父親到市教育部門跑一跑,活動一下,兒子就能邁進理想的學校。可是,不行,郝新根想,這種緊張時刻,我若請假去為兒子上學活動,自己領導的這幫特殊學生就會受到影響,他知道,犯人時刻在注視著幹警,幹警的一言一行,都要嚴格規範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