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樣熱烈的場麵,翟建周更顯得沉靜從容,他很是誠懇地說:“大後天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我代表姚村鎮邀請青年朋友到姚村鎮度過節日,4月30日早晨在這個學校門前集合,我派專車接你們。”
4月30日清晨,兩輛大轎子汽車載著90多名學生駛向太行山腹地,午間,翟建周特地為學生們舉行了歡迎宴會,客人喝著姚村鎮飲料廠自產的山妹果茶,林州市與北京聯營生產的五星啤酒,真是愜意極了。下午,他們參觀了規模壯觀、設備先進、廠區現代化的史家河企業集團總公司和定角實業總公司下屬的數十家工廠,直至夕陽西下,學生們還沒有走完這裏的企業,沒等到五一節到來,已有70多名同學表態要到這裏工作。晚間,翟建周專門為客人舉辦了聯歡舞會,他希望年輕的朋友在姚村鎮過個溫馨愉悅的五一節,至於來姚村鎮工作的事,回家後要同父母和朋友好好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再來,姚村鎮的大門永遠對有知識的朋友敞開著。
這一年,姚村鎮引進大中專畢業生111人。
近年來,姚村鎮每年引進大中專生都在100人以上,同時,每年還引進實用人才及工程師、經濟師100名左右。翟建周有個人才戰略,即:短線抓引進,中線抓培訓,長線抓培養。為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已開始籌辦姚村工學院。
他有大鵬之誌,他有大鵬之力,不達九萬裏淩空,誓不休矣!
翟建周寫出一個長達三萬多字的對姚村鎮的漏查報告,報告裏凝結著他對姚村鎮的摯熱的感情和期望,寄托著他全部的愛和情。
他提出了在姚村鎮實現農村工業化、鄉鎮城市化、農民現代化,依靠科技進步,營造姚村百裏經濟綠洲。
姚村鎮正在向一個生機盎然的生物圈邁進,在設計的藍圖裏,它的第一道圈是約12平方公裏的現代化工業企業;第二道圈是四季常青的塑料大柵蔬菜基地;第三道圈為3萬畝的高效農業開發基地(以高產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第四道圈是黑色香菇地帶第五道圈是萬畝經濟林帶(核桃、。板栗、山裏紅果等樹為主);第六道圈是太行山天然公園。
從飛機上俯瞰未來的姚村鎮,將是一個赤橙黃綠青藍紫的斑斕絢麗的王國。
姚村鎮在鋪滿陽光的大路上前進著,它不僅走在林州市鄉鎮隊伍的最前麵,且邁入中州大地鄉鎮明星的行列。
姚村鎮.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檔次之高,令世人刮目以待。
然而,翟建周在最近卻告誡同誌們說:我們有些幹部認為,經過幾年奮鬥,姚村的鄉鎮企業發展得夠意思了,人均收入超過了1000元以上,富的差不多了,過的時光夠幸福了。實際上,這是一種井底之蛙的感覺,我們不能隻與自己的過去相比,更該與今天先進發達的地區橫向比較,大家知道江陰華西村吧,人家人均固定資產要搞到100萬元,去年每戶發了一輛20萬元的小轎車。那裏的人流行這樣的說法:“一萬元不算富,十萬元才起步,百萬元才馬虎,千萬元數一數。”這樣一比較,差距自然就十分清晰,如果我們當幹部的就感到現在已經富了,就不想再奮鬥了,那禾群眾就會感到不安,就會起來指責我們。實際上,我們距自己的“農村工業化、鄉鎮城市化、農民現代化”的目標還相差很遠很遠。1994年,姚村鎮被確定為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和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並被上級命名為“河南十佳鄉鎮”之一,1995年2月,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首批50個鄉鎮工業示範區”。芬芳的玫瑰花和著五彩斑斕的光環向姚村鎮走來,向翟建周走來,然而,作為姚村鎮的領頭人,他卻沒有微笑,更沒有滿足。是的,既是大鵬,豈能不淩空九萬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