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高揚自然不可避免地問到那樁東宮通匪案。太子羽蒼黯然一歎:“這案子,你不要再查下去,也不要再過問。這案子是我父皇欽定的,本宮認罪,本宮不冤。”
魏高揚當場就急了:“殿下不冤,可是那三家詹事為這案子慘被滅門,他們死得冤不冤?!”
“父皇欽定的案子,在父皇有生之年,本宮絕不會翻這個案子,不能影響到父皇的一世英名。就算是父皇百年之後,本宮也不會翻案,不過,本宮若是坐上了皇位,本宮一定會想辦法厚厚補償那三家詹事。”
魏高揚是多精明的人啊,一聽就明白了羽蒼話裏隱含的意思:“這麼說,這件案子,殿下是甘心認罪的?可是那三家詹事是蒙在鼓裏的,是不是?他們是真的含冤而死?殿下就不為他們想一想,為他們的子侄想一想?”
羽蒼黯淡搖頭:“此是父皇對本宮的一片愛護之心,本宮寧可對三家詹事有愧,也不能辜負了父皇對本宮的心意。”
魏高揚不過看在以前跟三家詹事同僚的情份上,替三家詹事鳴一句冤,其實他的本意並不在為三家詹事鳴冤:“殿下想過沒有?如果不把這件案子澄清,殿下就要一直背負著通匪叛國的罪名,將來陛下大行之後,殿下認為,朝堂上的大臣們能夠擁戴一個背負著通匪叛國罪名的太子繼承皇位?”
魏高揚四年多以來,一直替羽蒼支撐著局麵,拉攏著大臣,因為這些大臣一方麵本來就擁戴太子,另一方麵,這些大臣也都堅信所謂的通匪案,太子是被冤枉的,所以,他們才甘願聚集在魏高揚周圍,聽從魏高揚的分派調遣,為太子奔走呼號,極力翻案。正因為這樣,太子被幽閉四年多,但太子在朝堂上的勢力雖有減弱,卻並未消散。如果太子明確表示他認罪,那麼那些大臣們還會不會繼續擁戴一個自己都承認有通匪叛國罪行的太子?隻怕就算皇帝的皇子們都死絕了,大臣們也不會擁立一個罪人繼位!
魏高揚的話顯然說到了關鍵點上,是繼位重要?還是維護父皇的欽案重要?羽蒼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到了萬不得已,再說吧。”
關雁聽說要派錦奾郡主去和親,開始以為皇帝不會答允如此屈辱的條件,哪知景龍帝竟然答應了,還立即把錦奾郡主封為雍惜公主,接進皇宮裏去了。關雁聽到確切的消息後,簡直氣得肺都炸了:要讓公主和親,以換取邊界的短暫息兵,那就是將官兵卒們的恥辱!是男人們的恥辱!是將官兵卒們無能,守衛不了安國疆土,才隻能讓公主和親!
自打理王走後,關雁也一直非常關注安淩鷹三國的勢麵和動向,時常向禾司馬打聽朝堂上的消息。因此,關雁知道,安國向鷹國妥協,隻是為了調兵遣將對付東康,東康之亂一旦平定了,安國會回頭重新對付鷹國,當安鷹開戰,那時錦奾郡主嫁在鷹國,能有好日子過?這不是擺明了,把錦奾郡主嫁過去解燃眉之急,過後又棄如敝履,純粹把錦奾郡主當一枚過河卒子,用完就不管了。
魏高揚自然不可避免地問到那樁東宮通匪案。太子羽蒼黯然一歎:“這案子,你不要再查下去,也不要再過問。這案子是我父皇欽定的,本宮認罪,本宮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