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王奉旨北上迎接月支使節去了,木王妃一直滯留在東康王府的娘家裏,似乎沒有要回家的打算。理王府的男女正主子都不在家,外庭管事的是禾司馬,後宅掌事的就是宛夫人。於是,寧親王府送來的寧王生辰宴請帖子,便由禾司馬和宛夫人接下了。寧理兩家都結成親家了,自然沒道理拒絕出席寧王的生宸宴,便都表示介時一定前去恭賀。
隻是寧王妃鄧氏另有一個不情之請:說是府裏人手不夠,宋世子妃又有了身孕,不好操勞,鄧王妃自己自稱年齡大了,也勞累不得,因看關姬精明能幹,想借關姬去寧王府那邊,幫著管管事。鄧王妃的理由也擺得十分充分:其一,關姬是未來的嫡長孫媳,理當為寧王府排擾解難,出力獻策。其二,趁著小世子年紀還小,可以不必顧忌男女之防,或有違禮教,讓老妻少夫先培養下感情,增進些了解。其三,關姬遲早是會成為寧王府主母的,在長輩的監督下,提前管事,就可以提前在寧王府下人裏樹立威信,為以後接管寧王府打下基礎。
宛夫人當然事後聽說了那天晚上發生在訪露榭裏,“鄧王妃欺辱關姬,眾奴婢自扇耳光求饒”的事。她有汪嫂這麼個眼線,她所知道的是事情發生的真實情況。鄧王妃在訪露榭栽這麼大個跟頭,還有苦說不出,隻要是個有點泥性的人,就不能忍了這口氣。因此,她一看見寧王妃這個不情之請,就感覺寧王妃此招,其用意決不會象她說的那麼冠冕堂皇。
操心完府兵和何欣還有千菱的事,關雁正在安心刺繡,在繡娘的幫助下,她這幅繡品已經接近完工了。以關山月從來沒有拈過繡花針的眼光來看,她隻覺得精美絕倫,對自己的繡藝敬佩萬分;但以宛雁的目光來,這繡品的繡工委實一般,太一般了!不過關雁倒不講究這些,有幅拿得出手,表達了相當誠意的繡品,能拿到寧王府交差,就足夠了。
關雁想不到,她剛把宛夫人吼走了十幾天,宛夫人又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走進訪露榭,站到了她的棚架前,宛夫人仍舊一聲不響地看著關雁把手上正繡著的活計做完,方淡淡地哂落道:“你這繡藝,當真越來越退步了!就這樣的繡品,你還好意思拿去給寧王殿下當賀禮!?丟不丟人?”
關雁抬頭看著宛夫人,慢慢站起身,然後抬起拈著繡花針的手,冷冷說道:“我這手上若拿的是杆槍,你說我會不會捅死你?”說著,把手往前一紮,又往上一挑。小小的動作,宛然就是要槍挑宛夫人的樣子,非常具有挑釁性。隨後,關雁把針丟在棚架的繡麵上。
宛夫人嘴角微微下撇,一笑:“現在這樣不是更好?案子結了,你的人送走了,該開的門開了,該得獎賞的得了,不是一切皆大歡喜?你的人又沒死,何必跟我要死要活,做得這麼凶惡?”
理王奉旨北上迎接月支使節去了,木王妃一直滯留在東康王府的娘家裏,似乎沒有要回家的打算。理王府的男女正主子都不在家,外庭管事的是禾司馬,後宅掌事的就是宛夫人。於是,寧親王府送來的寧王生辰宴請帖子,便由禾司馬和宛夫人接下了。寧理兩家都結成親家了,自然沒道理拒絕出席寧王的生宸宴,便都表示介時一定前去恭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