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帕德這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一名作家。從小學到大學,蘭帕德的作文成績一直是全班最好的。蘭帕德相信,隻要他努力,三十歲前他就可以成為一個全國知名的作家。
遺憾的是,蘭帕德後來迷上了買彩票,一天到晚對著一大堆數字研究來研究去,最終把寫作給耽誤了。
蘭帕德五十二歲那年的一天,他的一個中學同學來看他,並把自己寫的第十三本書送給了他。接過書的那一刻,蘭帕德懊悔極了,他痛恨自己沒有去寫作。一瞬間,他決心重新提起筆,去實現自己昔日的夢想。可轉念一想,自己的年齡大了,身體又不好,還能寫出什麼來呢?於是,他又一次放棄了自己的作家夢。
六十五歲那年,蘭帕德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他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的作家夢,深深後悔五十二歲那年沒有開始寫作,否則,十三年下來,他一定已經寫出許多作品了。眼看著到了六十五歲,生命留給他的時間還能有多少呢?他歎息著,又一次藏起自己的夢想。
七十三歲那年,蘭帕德的老同學再次給他送來一本自己剛寫的書。想起自己的作家夢,蘭帕德再度懊悔不已。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離死亡還能有多遠呢?在自責中,蘭帕德繼續重複以往的生活。
八十四歲那年,蘭帕德再次病重,他為自己不曾寫下任何作品而深感痛苦。在牧師霍華德的鼓勵下,蘭帕德終於提起了筆,開始寫作。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裏,他不停地寫啊寫,直到去世。去世時,他的第一本書完成了一半。
【換位思考】
蘭帕德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他空懷夢想,任自己在懊悔與歎息中蹉跎歲月。萬幸的是,我們現在有夢想就可以去追,不用到老空歎息。
【成長感悟】
值得慶幸的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蘭帕德終於覺醒了,開始竭盡全力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盡管他的第一本書隻寫了一半,但當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他心中的遺憾也許已減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