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踏浪、小毛驢開荒、“囚禁”於玻璃瓶的蒼蠅和蜜蜂、以“木樁為牢”的老牛、老鼠家族“聰明”的戰術……雖然大多都發生在動物王國,但也折射出了一些人的本性。眾所周知,我們正處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素質,尤其是我們的創造力是關鍵的製勝因素。那個“帶信上天堂”的人的舉措真的很荒誕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依侔踏海
在一個小島上,有一位常年駐守的動物學家,他專門從事對猴子的研究工作。一天,一隻活潑伶俐的小猴子出生了,動物學家給它取名叫“依侔”。
在一個清晨,出生不久的依侔獨自向海邊走去。那一刻,島上的猴子們全都安靜了,整個小島也似乎安靜了,動物學家也屏住了呼吸,大家好像都在等待著什麼,所有猴子的眼睛和動物學家的眼睛都隨著依侔向海邊移動……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在依侔出生前,島上的猴子們沒有一個到過海邊,沒有一個碰過海水。至於是什麼原因,動物學家也百思不得其解,自他見到島上第一隻猴子起,他就從未見過有哪隻猴子敢靠近海水。他也曾試著用各種方法讓猴子們去接近大海,但都未成功。或許是第一隻猴子就不曾到過海邊的原因,後來在這個島上出生的猴子就沒有一隻敢靠近大海。
不一會兒,依侔走到了海邊,它先用一隻腳沾了沾清涼的海水,然後又用另一隻腳也沾了沾,隨後就跳進海裏,用兩隻胳膊拍打起海水來,看上去很歡快的樣子。它在海水中跑著、跳著,還招呼其他的猴子跟他一起來玩海水,可是,其他的猴子沒有一隻敢過來,隻有依侔仍舊在海邊玩著……
這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但這一天對那位動物學家來說可是非同尋常的一天:第一次,一隻猴子,自己下水了。
從此,這隻勇於打破常規的小猴,獲得了在海邊盡情歡樂的“特權”。
換位思考:
聰明活潑的小依侔打破陳規,成為第一個享受到清涼海水、感受浩瀚大海的猴子,它多麼快樂呀!那些不敢下海的猴子們,難道不應感到悲哀嗎?
成長感悟:
生活中,也不乏與“不敢下海的猴子”相似的人,如果你永遠墨守陳規,不勇敢去嚐試,那麼你將錯過許多擁抱成功的機會。
快樂的“小海星”們
不久,小島上又出生了一隻小猴子。
那是一個溫暖的早晨,整個小島又一次寧靜了。所有的猴子,以及那位動物學家都看到:依侔竟然拉著那隻小猴子的手,向海邊走去。一會兒工夫,它們就到了海邊。隨後,大家看到它倆在海水中玩得是那樣開心、歡暢。它們向島上的其他猴子招手,讓它們也到海水中一起玩耍!但是,最終沒有一隻猴子下水,仍然隻有它倆在快樂地玩著。動物學家在海邊觀察它們,竟然興奮得一整夜沒睡覺,他要為那隻小猴起個名字。
第二天清晨,動物學家為那隻剛出生的小猴子想出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海星”。他決定,以後島上出生的小猴,隻要能去海裏玩耍的,都叫它們“海星”。
不久,島上又出生了一隻小猴,同樣是依侔帶著它到海邊,接觸海水,在海水中高興地跳著,拍打著海浪……
就這樣,每出生一隻小猴,依侔都會帶它去海邊玩耍。現在已有了99隻“小海星”。
直到有一天,島上又出生了一隻小猴,它是依侔在這個島上出生以後的第一百隻猴子了,但動物學家和島上其他的猴子卻發覺,這次依侔並沒有來牽它的手去海邊。
我們的依侔去了哪裏呢?它為什麼不去牽那隻小猴子的手了呢?
後來,動物學家和島上所有的猴子看到:那隻小猴子竟然像當初依侔那樣獨自走向海邊!小島又一次寧靜了。當大家的目光跟著小猴子移到海邊時,整個小島歡呼了——原來依侔早已在海邊等它了。
島上終於有了第一百隻“小海星”!
換位思考:
小依侔多麼值得我們敬佩呀,它在體會到逐浪的樂趣後,也不忘讓大家一起品嚐快樂的滋味。如果沒有小依侔,恐怕小島上的“小海星”們至今都隻能可憐巴巴地待在樹上呢。
成長感悟:
實踐是創新的源頭,隻有勇於實踐的人,才會有所發現,隻有不斷創新,才會有更多驚喜等待你!
毛驢開荒
老虎大王要毛驢負責開墾一塊五百畝的荒窪地。
毛驢接到命令後馬上行動起來,它領著眾毛驢們起早貪黑,幹得非常起勁。過了幾天,老虎大王前來視察,對毛驢說:“怎麼這麼長時間了,還沒開墾出來?要抓緊時間,爭取下個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