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思維智能——以科學思維創造卓越(3)(1 / 2)

雷恩沃特想了想,對老師說:“老師,我不是不知道1加1等於2,但是,您為什麼要問我們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學題呢?您是不是有其他的答案?”

聽了雷恩沃特的話,老師感到非常高興。因為,老師提這個問題的目的被雷恩沃特言中了!老師微笑著對大家說:“同學們,雷恩沃特說得沒錯。從數學的角度來說,1加1等於2,但是,從其他角度來說,1加1未必等於2。就像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文章裏所說的,兩個人互相幫助,兩人的力量就大於他們單個人力量之和。所以,我們要互相幫忙,互相關心,做個樂於助人的人。”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寫了一本名為《思考致富》的書。這本書出版後,重印了許多次,深受讀者喜愛。因為,這本書深刻地揭示了如何運用我們的大腦去獲得成功。思路決定出路,任何人要取得任何意義上的成功都必須運用頭腦去思考。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楊振寧提出:優秀的學生並不在於有優秀的成績,而在於有優秀的思維方式。不善於周密地思考問題的青少年,沒有資格去領導他人,最終隻會受他人的領導。如果青少年善於周密思考問題,則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7.習慣運用潛意識思維

潛意識(又稱無意識)即本能衝動,它往往暗中支配著意識。來自潛意識思維的新穎創見經常會不期而至。一般認為這種不期而至並非無中生有,而是經過一番醞釀或孕育的。

大多數富有創造力的人都體驗過突如其來、一瞬間恍然大悟的靈感,都體驗過“我想出了!我找到了!”的頓悟。這些靈感、頓悟往往歸功於醞釀過程。醞釀過程就是新穎創見的潛意思維。

公元前3世紀,曾經發生過一件至今膾炙人口的頓悟傳說。希臘國王亥顧洛要金匠給他造了一頂純金王冠。他懷疑金匠做了手腳,用的原料不是純金,而是夾雜了部分白銀,國王要數學家阿基米德確定事實真相。

阿基米德苦苦思索了好長時間,還是沒有找到檢驗的方法。在一次洗澡時,他突然注意到自己的身體使一些水漫出了浴盆,於是他頓時恍然大悟。要確定王冠是不是貨真價實,隻要看看王冠所排出的水量是否與同等重量的純金所排出的水量相同。如果不同,那麼王冠中一定摻了假。想到這裏,阿基米德跳出浴盆,光著身子向家中跑去,一邊跑一邊喊:“尤裏卡!尤裏卡!我知道了!我找到了答案!”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的雛形。純粹由有意識的推理和計算所產生的富於戲劇色彩的新思想,似乎極為罕見。可以說無意識的思維,即你所沒有意識到的思維,是產生新思想的主要來源。各行各業無不借助於無意識思維的力量。藝術家,比如布萊克、愛默生和雪萊;發明家,比如愛迪生和凱特林;大思想家,比如叔本華、尼采和柏格梅;大文學家,比如莎士比亞、陀斯妥也夫斯基和羅曼·羅蘭,他們都使用潛意識思維。

美國女詩人愛米·洛厄爾談過,有時一個念頭會莫名其妙地不期而至,闖進心靈的大門。例如,她曾經想過,馬群說不定是一首好詩的適當主題。這個思想隻是一閃而過,她並沒有放在心上,更沒有有意識地挖掘這一主題,隻是把它托付給潛意識的心靈。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這“就像一個人將一封信扔進了郵筒”。6個月後,無意識開始給她“回信”,信上寫著一行行優美的詩句。她私下說:“詩麼,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美國動畫大師沃特·迪斯尼苦於失眠症。在無數個不眠之夜,他將許多創新觀念的雛形交給心靈。通常在第二天早晨,他就獲得了完滿的結果,米老鼠、唐老鴨等淘氣可愛的形象就這樣誕生了。法國著名數學家彭加勒曾報告說,在數學發現中潛意識所起的作用是“無可爭辯的”。而愛因斯坦則在早晨刮胡子時獲得許多創造靈感。英國大發明家瓦特為紐司·曼蒸汽機設計的冷凝器是近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這一發明為廣泛使用蒸汽機開辟了道路!一開始,瓦特在這個項目上辛苦工作了整整兩年,毫無進展。後來,“在一個晴朗的安息日的午後”,在他漫不經心的散步途中,潛意識思維才將答案交給了意識。瓦特報告說:那時我已步入綠地,越過老洗衣房,腦子裏裝的還是蒸汽機的事。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牧場附近,一些思想湧進了腦海:由於蒸汽具有彈性,它會自動衝進真空部位;若能在汽缸和正在抽空的部位之間建立某種聯係,蒸汽就會衝入真空;這樣,或許無須冷卻汽缸,蒸汽就會冷凝……走到高爾夫球場我就折了回來。此時此刻,事物的整個麵貌在我心中清清楚楚,井井有條。潛意識並不是不可捉摸,不可指導的。阿基米德之所以獲得“尤裏卡”的體驗,正是機遇幫了大忙,但機遇不能越俎代庖。正如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所說,“機遇隻垂青有準備的頭腦”。阿基米德之所以能夠抓住機遇使問題迎刃而解,是因為他先前對問題做過審慎的思索、緊張的工作,是因為他滿腦子裝的都是“王冠!王冠!”他的頭腦是“有準備的”。他的意識全神貫注於問題,而潛意識則從中暗暗相助。洗洗澡,輕鬆輕鬆,說不定就使他的“檢查官”失去了警惕,答案也就破門而入,一頭撞到意識的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