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的武家祖祖輩輩好幾代,都是靠扛著鋤頭租種人家的田地過活,隻能勉強解決溫飽。一直到了武士彠這一代,家境才有所改觀。
改變家境的不是命運,而是人的大腦與雙手。
武士彠共有兄弟三人,三兄弟都是頭腦活絡之人,但凡頭腦活絡之人,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不安分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過於安分的人難以實現人生的奇跡。
雖然說祖上沒能夠為子孫留下什麼高官厚祿和金山銀山,可武家兄弟並沒有多少抱怨。既然自己生來不是富二代,那就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富二代或官二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話說得靠譜。
既然說眼前沒有更好的出路,那就埋頭種自己的地,做自己的小買賣。他們相信隻要一天不閑著,早晚會靠雙手改變這種不鹹不淡的生活。
武士彠最初做的隻是小本生意,走村串巷,趕集上街賣豆腐。武家的豆腐做得又白又嫩,深受鄉鄰的喜愛,銷路還是不成問題的。不管賣的是什麼,積累的卻都是人生經驗。
多年的小買賣經曆,把武士彠這個人磨煉成了嘴甜腿勤,精於算計的生意人。也就是說,在談笑風生之間,他就把你的錢劃摟到口袋裏了。
而這短短幾年的賣豆腐生涯,武士彠為自己掘下了人生創業的第一桶金。有了這第一桶金,加之掘金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武士彠的創業之路開始步入正軌。
那麼如何得到這寶貴的第一桶金呢?當然也有少數幸運的人會比較容易得到,如憑長輩賜予、偶然所得(中彩票)等,但更多的人還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奮在創業路上苦苦掙紮。初次創業——挖一小桶金就那麼難嗎?答案就一個字:難。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其實在創業之路上,處處留心皆財富。小買賣也能創大業。
對於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一般沒有可觀的遺產去繼承,平時靠工薪生活,扣除日常開支,所剩無幾。因此,要想投身商海,隻能學武士彠從小本買賣做起,滾雪球。
就是靠著這第一桶金,武士彠開始走上了自己的轉型之旅。人不能一輩子賣豆腐,賣豆腐隻能養家,不能發家。如果想發家,就要進行產業升級。
何謂產業升級?比如說現在有些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琢磨著上市,上市就會讓自己的企業站上一個更高的平台。產業升級不同於打怪升級,它需要投資者的眼光和膽略,要認清時局,緊盯國家政策。
武士彠不僅是個精於算計的生意人,更是一個讀書識字有政治抱負的人。他對時局看得很通透,其創業藍圖也不僅僅是把武家豆腐坊的連鎖店開遍全國。那樣的話,後來的武則天不但成不了皇帝,撐死了也就是個豆腐西施。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昏庸無道,糾纏於國內的種種社會矛盾之中,苟延殘喘。這位非主流暴君算是形象工程的鼻祖,隻管埋頭致力於他的大手筆:建東都、修運河、築長城……全國各地到處都在搞開發,這種勞民傷財的建設陷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卻養肥了一些百萬千萬富翁。
隋王朝的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木材,賣完豆腐的武士彠從中捕捉到了更大的商機。
這種商機比賣豆腐更有搞頭,為什麼呢?因為它需要和官方直接打交道。一個人掙再多的錢,最多也就是商人,這與官方做生意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大富,一個是小富。有人大富顯貴,有人小富即安。
自秦漢以來,“重農抑商”作為基本政策被沿襲下來。明清以前,商人地位十分低下,富商巨賈即使口袋裏再有錢,走仕途也沒什麼指望。因為商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自然也就不可為官。也就是說,商人的地位在當時是十分尷尬的。要想受人尊敬,既富且貴,隻有一條路走——當官。
有了錢的武士彠開始把目光投向官場,他決定與官方合作做買賣,以尋找進入官場的捷徑。商場和官場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兩者都是利字當頭,隻要膽大心細臉皮厚,都能混出個樣來;其次這兩種職業都是按照規則出牌的遊戲,這種遊戲很多時候是良幣淘汰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