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私下問我一些專業問題尤其是《易》、八卦;我想了想,還是稍微寫點東西交待一下的好,但是腹稿出來,發現就是一篇前言、後記之類的東西,於是便有一這篇遲到的前言。(本人感覺更像後記,但所述不全,之後改定為前言了。)
前兩年,我很喜歡洪荒文;但是看過後,往往就會想些與小說角色無關的雜亂東西,例如:中國神話、傳說之類。
又有一天,我在網上無事瞎逛,在某中學的網站看到有一班中學生侃中國洪荒,甚至以為“洪荒”就是中國的遠古神話……
我自然不認同這樣的認知。因為洪荒文藍本是《封神演義》,是一部分真實曆史人物+一部分民間傳說+杜撰而成的小說,成書於北宋隆慶、萬曆年間,裏麵佛教的出現,便注定不會是中國純本土的神話。
佛教有三千多年曆史,是印度國教,於中原是外來教派;有的說是在漢朝時傳入中原,有的說是在更晚一些。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在中國春秋戰國智者頻出的大時代,百家爭鳴文學思想高度精粹的麵前,佛教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更無法東進的!反而中國的儒、道家等等思想,向西擴散,一度極為輝煌……
難道在佛教東傳前,甚至在更早的百家爭鳴前,中國就沒有傳說了麼?最大可能是有神話、有傳說,到佛教來到之後,被劃拉到一起集合成了《封神演義》,原貌是什麼,哪個是傳說、哪個是杜撰已經分不清了。
我突然對在沒有佛教前,在百家爭鳴教派現世前的純華夏神話、傳說產生了好奇,應當不隻限於隧人氏鑽木取火、玉皇大帝之流才對。但是這支本土神話,到底是什麼呢?對於我的孤陋寡聞,我深感羞愧,原來自己早成了“文盲”。
這些胡思亂想之後,我就放下,繼續投入工作設計,忙得忘了此事。
零九年,我生了一場病,堅持下來之後,還有些病根牽延難愈,所以進行了諸多調養。正常工作停滯,但休養時間就多了起來,又想起了這些雜事,便慢悠悠查閱資料與一些道書(當然,我不是鑽研,更不說修煉,隻能算是走馬觀花而已)。從另一方麵看,我實在閑得慌了。
中國的本土教派,首推道教。
道教基本典籍是《道德經》、《黃帝陰符經》、《周易參同契》、《周易》。(看了下百度百科)
中國的遠古神話最可能是道教等百家爭鳴衍生之前,更是《道德經》《易》……之前的傳說。我看了些紅山文化、龍山文化……的資料,但我想了解的東西太少了。
於是我轉而去查一些道教典籍,《易》,還有八卦,我也查了一查。雖然不是成為易學生的料,還是讓我發現了一點痕跡。
前後結合大概是這樣:
《易》的出現源於中國最早的上古各部落間的筮、卜;筮開始隻是燒龜甲後觀察裂紋,來預示吉凶……到後來發展為完整的九筮(當然這中間,也是眾說紛紜)。
燒炙龜甲裂紋的預示是指:裂紋分布所成的橫、豎、斜紋,以及這些條紋互相分布搭配的情況;這些預示裂紋被各個部族曆代祭壇一代代記錄,成了一個個“卦象”記錄。
於是,這些卦象記錄,也成為各大部族祭壇最秘密的珍寶,隻傳部族祭祀族人,成了各族祭祀占卜用的“教科書”。
卦象一成,有了現成的模板可用,龜甲占卜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以後的人可以用骨針、牌、甚至是木棍,投擲於地,把最後產生的各種卦象,拿去翻查比對曆代記錄,很快就可以預測吉凶(這時我就明白:原來八卦前身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