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何人做了一首蹩腳土詩,竟在柳鎮傳開。
柳鎮出佳人,盡在孟公府,
功名仕途絕無路,七仙女下凡來做囡。
孟複振聽到這首詩,功名仕途絕無路,真的也分不清是諷刺他,還是誇他,他雖忠厚老實,可也有傲氣,對於這樣的詩,自然很生氣
其實他很清楚她的幾個女兒,個個極美貌不假,但是除去四月也沒有到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地步,有些小才不假,但也不是班昭文姬之才。但是他自己已經很知足了,要說最滿意的還是三月,四月,三月最有才最有智,四月能當絕色。
眼下最有才的三月在茂城求學,一月二月才華似乎不行,五月比四月沒小幾個月卻比四月晚熟多了、六月、七月更是小,他叫來了十一歲的四月,問他對此詩的看法。
四月當即明白他爹的心,她也不滿“什麼醜不溜秋,大煞風景的詩啊。”她俯在孟複振的臉上,低語了幾句,孟複振,當即笑開了花,稱讚她高。
次日,孟四月女扮男妝,帶著成熟穩重,和家中唯一的家丁高德,乘上家中唯一的黑漆馬車,去拜訪亭長劉承鶴,他也是個難得的清官。
劉承鶴對她非常有好感,看她秀眉秀目,相貌絕好,心中已經了然,她是個女兒身,也不戳穿她。
“小公子,是哪家的公子,來找我有何事啊。”劉承鶴笑咪咪的捋捋胡須,非常慈祥的道。
“我是孟姓員外遠房之親,這陣到表舅家一遊,卻聽到了幾句四不像的醜詩,覺得有些不雅,所以來找亭找幫忙糾正一下啦。”四月言詞誠懇的道。
她的話語,聽在劉承鶴耳裏,覺得分外可愛,不禁莞爾,那首詩,他其實也聽過,確實覺得不雅不妥,他已經猜得她就是那孟複振家中的七個女兒之一了,看來那首詩,真不是誇大啊,此時,他隻是裝作不知道,“哦,什麼樣的土語啊,告訴伯伯我。”
“柳鎮出佳人,盡在孟公府,功名仕途絕無路,七仙女下凡來做囡。這樣的詩都在流傳,如果將來傳到其它地方了,豈不是要笑我們柳鎮沒有讀書人了。”四月說的有板有眼。
“有道理,有道理,那依小公子的意思,當怎樣糾正好呢?”劉承鶴故意問道。
“錦繡江山澄明道,五湖四海平澤雨,春風渡來鶴仙君,花舞柳鎮為歸宿,孟公本是淡泊人,七株載歌來相伴”四月背出,昨日想好的詩,確實妙,即謙虛又不自貶,還將劉承鶴抬到了九宵雲天。
“好詩,好詩!小小年紀就思想不俗”劉承鶴拍手稱讚,“但是劉伯伯還要改幾句。”
“噢?在下不才拙作,劉伯伯請改。”孟四月一愕後,迅速恭敬的道。
“錦繡江山澄明道,五湖四海平澤雨,老鶴福至柳鎮地,花仙花海福飄落,孟公本是淡泊人,七株載歌來相伴”劉承鶴侃侃的道。
也不知何人做了一首蹩腳土詩,竟在柳鎮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