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凱特爾所說:“希刺克厲夫的反抗是一種特殊的反抗,是那些在禸體上和精神上被這

同一社會(指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的條件與社會關係貶低了的工人的反抗。希刺克厲夫後

來的確不再是個被剝削者,然而也的確正因為他采用了統治階級的標準(以一種甚至使統治

階級本身也害怕的殘酷無情的手段),在他早期的反抗中和在他對凱瑟琳的愛情中所暗含的

人性價值也就消失了。在凱瑟琳與希刺克厲夫的關係中所包含的一切,在人類的需求和希望

中所代表的一切,隻有通過被壓迫的積極反抗才能實現。”希刺克厲夫與凱瑟琳的社會悲劇

就在於凱瑟琳意識到他們的社會地位懸殊,卻幻想借她所羨慕的林惇家的富有來“幫助希刺

克厲夫高升”,使她哥哥“無權過問”。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從後來希刺克厲夫再度出現

時,林惇建議讓他坐在廚房而不必請到客廳裏坐,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就鑄成了大錯,她陷

入自己親手編織的羅網。而在她已經答應嫁給林惇後分明還說:

“在這個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厲夫的悲痛,而且我從一開始就注意並且

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

EllisBell寫的小說;以及《愛格尼斯·格雷》則是ActonBell所寫的小說。

⑥蓋斯凱爾夫人(Mrs.ElizabethGleghornGaskell,1810—1865)——英國

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家,著有《瑪麗·巴登》等。1850年與夏洛蒂·勃朗特相識,成為摯

友,1857年,夏洛蒂逝世兩年後,她寫了這本著名傳記《夏洛蒂·勃朗特傳》。

⑦夏洛蒂的書簡——在夏洛蒂·勃朗特逝世後,在蓋斯凱爾夫人所寫的傳記中披露了一

部分。以後在1899—1900年出版的《勃朗特姊妹的傳記與書簡》七卷中已將夏洛蒂

全部書信收集發表。

⑧馬修·阿諾德(MatthewArnold,1822—1888)——英國詩人及評論家。他

寫了不少評論集和詩選。最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索拉與羅斯教》(1853)。

⑨弗吉尼亞·伍爾夫(Mrs.VirginiaWoolf,1882—1941)英國二十世紀著名

女作家。她才華洋溢,自成流派,擅長運用意識流的技巧刻劃人物心理。一九四一年由於外

界及她個人的原因而溺水自盡。作品有《戴樂威夫人》、《浪》、《到燈塔去》、《在幕

間》等小說及文藝批評集等。

⑩阿諾德·凱特爾(AmoldKettle)—英國當代進步評論家。1951年出版《英國小

說引論》二卷,從英國小說發展史的角度評論了英國小說,特別是十九世紀小說,他選了十

部著名小說,作了比較科學的介紹,具有精辟的見解。

⑾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1874—1965)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及劇作

家。作品甚多。著有《孽債》(1915),《剃刀邊緣》(1944)等小說。劇本有

《圈》(1921),《神聖的火焰》(1928)等。

⑿埃爾·格列科(ElGreco,1541—1614)著名宗教畫及肖像畫家。生於希屬

克裏特島;在意大利學習繪畫。1577年定居在西班牙托列多城(該城在1087—15

60年曾為西班牙首都)。這裏毛姆所說的畫可能是指他的名畫《托列多》的畫麵。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cc6lve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