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悟空天資本就不差,在五行山下修煉時,心中也有些猜測。隻是之前一葉障目,被偏見戾氣蒙蔽了靈台,不見全景罷了,如今被準提一言點撥,有若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昔年你拜師於我時,我為你取名‘悟空’,何謂悟空?正所謂‘打破頑空須悟空’,你在花果山為王逍遙,還不知足,又想求個長生不死,習得神通後肆意恃強淩弱、強取豪奪,其後受名利誘惑,又想去天庭做官,其實都是頑空,非是正道也。而你修煉的初衷,也並非為求道而修,隻是為了得到更長的壽命來滿足更強的,卻自以為解脫,這也是頑空。”

“即便你入了天庭,也未有一息安寧,是也不是?玉帝封你為弼馬溫,你嫌官小反,下天去。可你甫入天庭,尚無尺寸功勞,玉帝為何要給你高官厚祿?後來當了齊天大聖,入蟠桃園看管蟠桃,又監守自盜,為了口腹之欲將蟠桃吃了大半,還攪了蟠桃宴席,大鬧天宮,你說錯誤在誰?你這猴子甚是精明,為何偏偏在緊要關頭總是頭腦發昏,闖出潑天大禍?追根溯源,不過便是貪嗔癡三毒作祟罷了。”

“如今你被壓在五行山下,昔年所想一切都成了鏡花水月。可惜你未曾看破,反而在夢中繼續執迷,還來繼續向我請教神通法門,殊是可歎。隻求神通,便為神通所障,沉迷其中,猶如凡人沉迷聲色犬馬、名利財帛,難見真如本性,如何能得大道?所謂長生,亦不過是一句笑談罷了。”

“猙獰頭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轉遙。一片黑雲橫穀口,誰知步步犯佳苗。癡兒還不醒悟,更待何時?!”

準提之言,如同洪鍾大呂,重重敲響在悟空心頭,讓他恍然大悟。周圍花果山場景連同悟空頓時模糊起來,最終粉碎消失,隻餘一片黑暗靈台,隨後有一抹亮光自其中升起,如明珠如紅日,照耀靈台。此乃悟空自性之光,今朝終於得脫欲念束縛,煥發光彩。

“多謝師父指點!”那自性之光化作悟空形狀,向準提跪謝。

“無妨,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準提嗬嗬一笑,“你雖然初窺悟空之理,還是差著火候。無須擔心,待你五百年囚牢期滿,自有人來解脫你。”

“解脫?!”孫悟空聽了,不由得一個激靈,連忙問道,“師父此言當真?!”

“自然不假,釋迦牟尼座下二徒金蟬子發下大宏願,隨後曆經十世輪回,將要去西天取經,算算時日,不到兩月便可到此地了。隻要你拜他為師,護送他西天取經,自然可以脫困而出。”

“拜他為師?!”孫悟空瞪圓雙眼,“我才不要!弟子心裏的師父隻有您一人,他一個小小凡僧,連輪回都未曾跳出,又算得個什麼?!況且還要為釋迦牟尼的弟子賣命,不幹,不幹!”

“你這潑猴,莫要再說這些混賬話。”準提倒轉七寶妙樹,對著他的腦門又是一下輕敲,“正所謂達者為師,我既然叫你拜他為師父,便自然是確信他能在修行上指點你關竅。你以後做了他弟子,可要盡心侍奉,全力護法,盡好弟子責任。”

他看孫悟空臉上有些沮喪,又補充道:“異日若是取經成功,你我定然還有相見之時,悟空莫要煩惱。”

此言一出,孫悟空的臉上表情方才平靜緩和了很多。

“我還給你留了一本《金剛經》,裏麵論述了悟空之理,你記得每日研讀,深究義理,於你修行,大有裨益。”準提摸了摸悟空的頭,轉身離開了他的靈台,“悟空,我言盡於此,這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