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我知道上哪兒弄酒去。”
他還跟韻梅和高第商量,得做上幾個菜?韻梅覺乎著,有豆腐幹和花生米下酒,就滿夠了。她安排不了那麼些個人的飯食,沒什麼錢,精神也不濟。
“就這麼辦吧,大嫂,再給沏點兒茶。”
他去找媽媽:“媽,錢伯伯要來,您得起來招待招待他。”
天佑太太點了頭。
瑞全邀大哥一起去接錢先生。瑞宣當然樂意。他也想到了富善先生。他花了一整天去找這位老朋友,後來聽人說,幾個月以前,富善先生給弄到山東濰縣的集中營裏去了。
老三去找金三爺,要他跟錢少奶奶一起到祁家來。然後他又邀了李四大媽,程長順和小羊圈所有的街坊鄰居。老鄰居們高興得跟剛聽到勝利的消息時一樣。
瑞宣和瑞全把錢先生接了出來。
錢先生,除了一身衣服,什麼也沒有。他一手扶著老三的胳臂,一手領著孫子,踉踉蹌蹌走出監牢的門。瑞宣跟在後麵。
這回錢先生在牢裏過堂的時候,沒有受刑。日本人要他投降,他拒絕了他們的“親善”,他們就把他的孫子偷來,也給下在牢裏。他們讓爺兒倆每天見一麵。錢先生明白,他們是想要利用這個孩子,來對他施加壓力。要是他低頭,投降了,孫子就有了活命;要是他不肯呢,他們就會當著他的麵給孩子用刑。
錢先生一點也沒發愁。他一不發脾氣,二不惹他們,盡量不讓孩子遭罪;當然他更不能為了救孩子而屈服。他那斯斯文文的臉上老帶著笑,順其自然。要是到時候他確實保護不了自己的孫子,那也沒有法子。反正也不能投降。打仗嘛,多死一個兩個的又怎麼樣?即便那死去的就是他的孫兒。
孩子初進監牢裏來,是又哭又鬧。日本人頭一回帶他見錢先生的時候,他滿臉都是淚。他使勁拍打爺爺的腿,喊著:“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錢先生,輕輕拍了拍孩子的腦袋,一再說:“別鬧,乖乖的,別哭了。”孩子安靜了一點,問:“幹嘛要把咱們關在這兒?幹嘛不讓咱們回家去?”
“沒有道理。”
“怎麼沒有道理?”
“就是沒有道理。”
過了幾天,孩子習慣了一點,不再大哭大鬧了。每逢人家帶著他來看爺爺,他總是特別高興。他拿好多問題來問爺爺——為什麼要打仗,監牢是幹什麼的,日本人打哪兒來,為什麼要到北平來。爺爺很耐心地一一講給他聽。
孫子要求爺爺給起個名字。他記得媽媽常說,他的名字得讓爺爺來起。
孩子還沒有出世,爺爺就給起好了名字,錢仇——不忘報仇的意思。而這會兒孩子倚在膝下,他又覺得不能讓孩子一輩子背著這麼一個叫人痛心的名字。老人問孩子,“你覺著‘仇’字怎麼樣?”
孫子的小眼睛直眨巴,像是在認真考慮。他能想象出貓、狗、牛是什麼樣子,然而“仇”,“仇”是什麼呢?他鬧不明白,一準不是什麼好詞兒。他說:“我不要這個。”
“那是自然,我知道上哪兒弄酒去。”
他還跟韻梅和高第商量,得做上幾個菜?韻梅覺乎著,有豆腐幹和花生米下酒,就滿夠了。她安排不了那麼些個人的飯食,沒什麼錢,精神也不濟。
“就這麼辦吧,大嫂,再給沏點兒茶。”
他去找媽媽:“媽,錢伯伯要來,您得起來招待招待他。”
天佑太太點了頭。
瑞全邀大哥一起去接錢先生。瑞宣當然樂意。他也想到了富善先生。他花了一整天去找這位老朋友,後來聽人說,幾個月以前,富善先生給弄到山東濰縣的集中營裏去了。
老三去找金三爺,要他跟錢少奶奶一起到祁家來。然後他又邀了李四大媽,程長順和小羊圈所有的街坊鄰居。老鄰居們高興得跟剛聽到勝利的消息時一樣。
瑞宣和瑞全把錢先生接了出來。
錢先生,除了一身衣服,什麼也沒有。他一手扶著老三的胳臂,一手領著孫子,踉踉蹌蹌走出監牢的門。瑞宣跟在後麵。
這回錢先生在牢裏過堂的時候,沒有受刑。日本人要他投降,他拒絕了他們的“親善”,他們就把他的孫子偷來,也給下在牢裏。他們讓爺兒倆每天見一麵。錢先生明白,他們是想要利用這個孩子,來對他施加壓力。要是他低頭,投降了,孫子就有了活命;要是他不肯呢,他們就會當著他的麵給孩子用刑。
錢先生一點也沒發愁。他一不發脾氣,二不惹他們,盡量不讓孩子遭罪;當然他更不能為了救孩子而屈服。他那斯斯文文的臉上老帶著笑,順其自然。要是到時候他確實保護不了自己的孫子,那也沒有法子。反正也不能投降。打仗嘛,多死一個兩個的又怎麼樣?即便那死去的就是他的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