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他可醒悟了。要發表一些東西簡直不可能。因為熱愛自由,所以他痛恨一切損害自由的東西,隻能在互相敵對的政黨把國土和輿論一齊割據的局勢之下,過著孤獨生活,好似一株沒法喘息的植物。他對於一切文學社團也抱著同樣孤立的態度,而他們也同樣的排斥他。在這些地方,他沒有、也不能有一個朋友。除了極少數真有誌願的人,或是醉心於研究學問的人,一般知識分子的心靈的冷酷,枯索,自私自利,使他不勝厭惡。一個人為了頭腦——頭腦又不大——而不惜使心靈萎縮,真是可悲的事。沒有一點慈悲,隻有那種聰明象藏在鞘裏的利刃一般,這利刃說不定有天會直刺你的咽喉。你得時時刻刻的防著。交朋友也隻能交一般愛好美的老實人,決不以此圖利的,生活在藝術以外的人。藝術的氣息是大多數人不能呼吸的。唯有極偉大的人才能生活在藝術中間而仍保持生命的源泉——愛。
奧裏維隻能靠自己。而這又是極脆弱的倚傍。任何鑽謀他都受不了。他不肯為了自己的作品受一點委屈。看到一般青年作家卑躬屈膝的趨奉某個著名的劇院經理,甘心忍受比對仆役更不客氣的待遇,奧裏維簡直臉都紅了。哪怕為了性命攸關的問題,他也不能這麼做。他隻把原稿從郵局裏寄去,或是送往戲院或雜誌的辦公室,讓它原封不動的放上幾個月。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一個中學時代的老同學,一一個又懶又可愛的家夥,對他始終存著欽佩而感激的情意,因為奧裏維從前很高興而且很容易的替他做過槍手;他對於文學一竅不通,但文人倒認得不少,這就比深通文學有用得多;更因為他有錢,會交際,喜歡充風雅,他就聽讓那般文人利用。他在一個自己有股份的大雜誌的秘書麵前替奧裏維說了句好話:人家立刻把壓置了好久的原稿發掘出來,讀了一遍;又經過了多少的躊躇,——(因為即使作品有價值,作者的名字可沒有價值,社會上誰知道他這個人呢?)——終於決定接受了。奧裏維一知道這個好消息,以為自己的苦難快完了,其實才不過是開頭呢。
在巴黎要教人接受一件作品還不算太難,但要把它印出來是另外一件事。那就得等了,得成年累月的等,有時甚至要等一一輩子,倘若你沒有學會趨奉別人或麻煩別人的本領,不時趁那些小皇帝剛起床的時候去朝見,讓他們想起有你這個人,明白你決意要隨時隨地跟他們糾纏的話。奧裏維隻知道坐在家裏,在等待期間把精力消磨盡了。他至多寫些信去,永遠得不到回複。煩躁的結果,他不能工作了。那當然是胡鬧,可是你不能用理智來解釋。他等每一班的郵差,對著桌子呆坐,非常苦悶,隻為了下樓去等信件才走出自己的屋子:滿懷希望的目光,一瞧見門房那兒的信箱就立刻變成失望;他視而不見的在街上溜著,隻想等會再來;等到最後一次郵班過了,除了上層的鄰居沉重的腳聲以外,屋子裏都靜下來的時候,他對於人家的那種冷淡感到窒息。他隻求一句回音,隻要一句就行了!難道他們連這樣的施舍也靳而不與嗎?那靳而不與的人可想不到自己會給他痛苦。各人都用自己的形象去看世界。心中沒有生氣的人所看到的宇宙是枯萎的宇宙;他們不會想到年輕的心中充滿著期待,希望,和痛苦的呻吟;即使想到,他們也冷著心腸,帶著倦於人世的意味,含譏帶諷的把他們批判一陣。
不久他可醒悟了。要發表一些東西簡直不可能。因為熱愛自由,所以他痛恨一切損害自由的東西,隻能在互相敵對的政黨把國土和輿論一齊割據的局勢之下,過著孤獨生活,好似一株沒法喘息的植物。他對於一切文學社團也抱著同樣孤立的態度,而他們也同樣的排斥他。在這些地方,他沒有、也不能有一個朋友。除了極少數真有誌願的人,或是醉心於研究學問的人,一般知識分子的心靈的冷酷,枯索,自私自利,使他不勝厭惡。一個人為了頭腦——頭腦又不大——而不惜使心靈萎縮,真是可悲的事。沒有一點慈悲,隻有那種聰明象藏在鞘裏的利刃一般,這利刃說不定有天會直刺你的咽喉。你得時時刻刻的防著。交朋友也隻能交一般愛好美的老實人,決不以此圖利的,生活在藝術以外的人。藝術的氣息是大多數人不能呼吸的。唯有極偉大的人才能生活在藝術中間而仍保持生命的源泉——愛。
奧裏維隻能靠自己。而這又是極脆弱的倚傍。任何鑽謀他都受不了。他不肯為了自己的作品受一點委屈。看到一般青年作家卑躬屈膝的趨奉某個著名的劇院經理,甘心忍受比對仆役更不客氣的待遇,奧裏維簡直臉都紅了。哪怕為了性命攸關的問題,他也不能這麼做。他隻把原稿從郵局裏寄去,或是送往戲院或雜誌的辦公室,讓它原封不動的放上幾個月。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一個中學時代的老同學,一一個又懶又可愛的家夥,對他始終存著欽佩而感激的情意,因為奧裏維從前很高興而且很容易的替他做過槍手;他對於文學一竅不通,但文人倒認得不少,這就比深通文學有用得多;更因為他有錢,會交際,喜歡充風雅,他就聽讓那般文人利用。他在一個自己有股份的大雜誌的秘書麵前替奧裏維說了句好話:人家立刻把壓置了好久的原稿發掘出來,讀了一遍;又經過了多少的躊躇,——(因為即使作品有價值,作者的名字可沒有價值,社會上誰知道他這個人呢?)——終於決定接受了。奧裏維一知道這個好消息,以為自己的苦難快完了,其實才不過是開頭呢。
在巴黎要教人接受一件作品還不算太難,但要把它印出來是另外一件事。那就得等了,得成年累月的等,有時甚至要等一一輩子,倘若你沒有學會趨奉別人或麻煩別人的本領,不時趁那些小皇帝剛起床的時候去朝見,讓他們想起有你這個人,明白你決意要隨時隨地跟他們糾纏的話。奧裏維隻知道坐在家裏,在等待期間把精力消磨盡了。他至多寫些信去,永遠得不到回複。煩躁的結果,他不能工作了。那當然是胡鬧,可是你不能用理智來解釋。他等每一班的郵差,對著桌子呆坐,非常苦悶,隻為了下樓去等信件才走出自己的屋子:滿懷希望的目光,一瞧見門房那兒的信箱就立刻變成失望;他視而不見的在街上溜著,隻想等會再來;等到最後一次郵班過了,除了上層的鄰居沉重的腳聲以外,屋子裏都靜下來的時候,他對於人家的那種冷淡感到窒息。他隻求一句回音,隻要一句就行了!難道他們連這樣的施舍也靳而不與嗎?那靳而不與的人可想不到自己會給他痛苦。各人都用自己的形象去看世界。心中沒有生氣的人所看到的宇宙是枯萎的宇宙;他們不會想到年輕的心中充滿著期待,希望,和痛苦的呻吟;即使想到,他們也冷著心腸,帶著倦於人世的意味,含譏帶諷的把他們批判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