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戒毒工作的人才培養(6)(3 / 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博士沃爾特·林做了題為《治療阿片類藥物和苯丙胺藥物依賴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報告,報告提出了阿片類和苯丙胺藥物依賴的三步治療法:脫離毒品→保持遠離毒品,防止複吸→改變大腦,改變生活,特別提出了通過記憶的調控而達到遺忘藥物記憶來防止複吸的新觀點。

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副所長劉誌民教授做了題為《策劃藥:合成毒品的百年之患》的報告。報告介紹了策劃藥的概念——為規避現行法律而製造的毒品,這類毒品一般是通過人為地對管製毒品化學結構進行加工修飾,形成一種與該管製毒品化學結構類似的新化合物,以企圖逃避法律的製裁,並詳細介紹了策劃藥與合成毒品(母藥)的特點比較,以及嚴重的危害性。

三、收獲

了解了最新戒毒研究成果,結合當前我省的戒毒工作實際,我產生以下幾點建議:

要努力提升我省戒毒工作的研究層次,實現單純的理論研究向實踐型研究的轉變。即把對戒毒模式的研究轉變到具體戒毒方法的研究上;從注重戒毒的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的研究轉變到與戒毒的醫學研究並重的研究上(因為戒毒的突破口在醫學界);把對戒毒人員的群體研究轉變到群體與分類相結合、注重個體研究上;努力實現由傳統型研究向創新型研究的轉變。具體講,要做到以下工作:

首先,要轉變觀念。特別是領導幹部觀念要轉變。一要正確認識吸毒行為和吸毒者,逐步改變我們現有的戒毒方法、手段和內容。二要正確評價戒毒效果。把過去將複吸與否作為戒毒的唯一指標來評價戒毒工作,轉變為以是否延長戒毒康複人員再次使用毒品的周期和少複發的頻度來衡量戒毒康複工作的成敗,以促使我們戒毒工作重心的轉移。三是思考戒毒工作的社會性。在戒毒的形式上,作為戒毒場所要盡量減少監禁的痕跡,作為戒毒工作者,要力求淡化執法者的形象。在戒毒的內容上,強化戒治、淡化教育。在戒毒的手段上,少一些監管措施,多一些社會化手段,以不斷提高戒毒工作的社會化程度。

其次,要做好培訓。一方麵,創造機會將醫務人員分期分批送去參加國際性和全國性的有關戒毒論壇和藥物濫用防治方麵的專業會議,讓他們拓寬視野,了解戒毒前沿的新知識、新動向和所麵臨的新問題。另一方麵,對專業人員進行高層次的業務培訓,使他們能掌握心理康複及預防複吸方法,有的放矢地解決病人的問題。再一方麵,要找準突破口。戒毒的突破口在醫學界,要發揮我省強製隔離戒毒所醫院的優勢,引進具有戒毒專業知識的人才和技術,培養和儲備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戒毒醫學骨幹,重點加強戒毒醫療研究和實踐,盡量減少行為學和社會學方麵的研究和實踐。

再次,要加強戒毒研究,特別是對戒毒前沿的研究。一是要組織醫務人員搞好戒毒醫療的研究。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校一起開展一些科學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和知識產權。二是要瞄準戒毒前沿科學進行研究,特別是戒毒實踐的應用研究,對重點研究內容組織課題組進行攻關研究,力爭出成果、出精品。三是要培養自己的戒毒專家。要獎勵那些在戒毒研究中有成果發布的民警,並培養在全國戒毒領域有影響的專家,為他們的工作、研究創造條件。

盡快啟動有關戒毒研究專業機構的工作。充分發揮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強製隔離戒毒專業委員會籌委會的作用,先期開展工作,如主辦學術研討會,組織培訓等,為我省勞教場所的戒毒工作提供社會資源的支持。

做好《條件反射理論在藥物濫用成癮及矯治中的探索與思考》課題的後期工作。運用條件反射理論進行具體實踐,努力尋找戒毒的突破口。

加強對戒毒人員的信息化管理。強製隔離戒毒、社區戒毒。社區康複工作要加強聯係,做好戒毒人員的信息化管理。這樣,有利於戒毒工作的社會化,有利於戒毒資源的共享共用,有利於對戒毒人員進行有效的戒治。

附錄二 演講、授課課件

筆者曾多次受邀去高校授課,並在全國學術研討會上演講。下麵選擇了6篇經過修改的演講、授課的課件,供讀者參考。

(第一節) 破解“戒毒難”——勞教戒毒現狀及走向

(第二節) 再破戒毒難——談我國戒毒工作的機製轉換

(第三節) 還破戒毒難——談我國戒毒機構的運行機製

(第四節) 讓我們共同關注戒毒這一難題——“金沙講壇”演講課件

(第五節) 從明星吸毒看毒品的危害——與青少年談毒品的危害

(第六節) 戒毒,敢問路在何方——當前戒毒工作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