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有人歡喜有人愁(2 / 2)

單於再說:你們不要為難。你們都知道,我一共有三個王子。大王子戰死了,二王子現在軍中,小王子押給月氏人已經十來年了,至今沒有回來。算來算去,也隻能在活著的兩個中間選一個,你們看,哪個合適?

眾大臣又一陣竊竊私語。

屠奢王說話了:陛下,小王子流落月氏已經多年,失去自由,不在國中,當然隻能是二王子了。

單於顯然對這個人選並不滿意:按說應該這樣。可是,二王子為人太柔善,而且不喜兵事,更可怕的是東方漢朝的勢力越來越大,遲早有一天,要對咱們發起進攻。二王子將來即了單於位,恐怕不能擔當軍國大任……

眾王臣又一陣默然。

還是穀蠡王說話了:陛下,既然這樣,咱們就設法把小王子贖回來吧。從小就能看出來,他是個有本事的人。

單於的擔憂並未解除:可是……小王子的性格又過於剛強,這種人最愛惹事生非,他要是即了單於位,肯定很快就要動刀興兵,我更不放心……

眾王臣又一陣竊竊私語,更是無法拿出意見。

單於為難地歎口氣:這事情當然非常為難,我都為難,你們肯定比我更為難。這樣吧,你們下去再想想,有了主意隨時來見我。但要記住一點,一定要抓緊,免得我升天之後,二王爭權,發生內亂……

眾王臣齊聲應答:諾——

老單於沒有料到,就在他煞費苦心為王位傳承問題絞盡腦汁的時候,他的在月氏當人質的小王子卻因又一件事情的刺激,已經踏上了逃亡回國之路……

事情還是和烏孫王子迎娶月氏公主有關。

國王嫁女本來就是大事,更何況那是事關兩國政治關係的政治婚姻,月氏國王就更是不敢掉以輕心。叮嚀再叮嚀是少不了的,舉國歡慶也是少不了的,豐厚的陪嫁之類也不用說,身為人質的匈奴王子冒鬥本來隻以局外人的心態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萬萬沒有料到,這事居然和自己也發生了極大的命運關係。

自從在王城落成典禮上痛打烏孫王子,結果遭受酷刑之後,他就被趕出王宮,揀起羊鞭,重新當他的奴隸娃子了。那天,還是像往常一樣,趕著一群髒兮兮的不白的白羊,一邊看著羊群悠然吃草,一邊想著自己的心事。忽然,丹娜一騎飛來,一跳下馬,丹娜就失魂落魄地撲向他,兩腿一軟,哭倒在地…..

冒鬥大驚,急忙俯身抱住丹娜,一連迭聲地問她究竟怎麼了?

丹娜隻是一個勁兒地哭,後來終於抽噎著叫出一句:國王有令,要我做伴娘,一同陪公主去烏孫國……

冒鬥不明白地問:他們要你去做伴娘,還回不回來了?

丹娜心碎腸斷地哽咽一聲:不回來了,我將終身成為公主的陪嫁,一輩子伺候她……

晴天霹靂讓冒鬥一個趔趄,一癱坐在地下……

那支馳往烏孫國的馬隊可以說是浩浩蕩蕩,前有儀仗,後有護衛,中間是一輛木輪高過人肩的木製車轎。轎簾錦繡,車身彩繪,真可謂氣象如春香氣滿路。偶爾轎簾一閃,露出半個美人雲鬢,嬌豔至極,動人心弦。

車裏自然是公主。

伴娘的車轎要小一些,也沒有轎簾,隻見丹娜和另一個月氏姑娘並排端坐,懷中各抱著一個紅色陶瓶。另一伴娘還在送行的親人招手致意,丹娜則神情木然,形同木偶,隻是一雙眼睛不斷在周圍歡送和看熱鬧的人群中梭巡著,渴望著能再見那人一麵,但望穿雙眼,不見影子……

丹娜姑娘還不知道,冒鬥已經在前一天晚上偷了一匹快馬,連夜出逃了。

當來自烏孫的迎親馬隊簇擁著月氏的送親車隊浩蕩啟程的時候,冒鬥已經連續疾馳一夜,遠遠地離開了月氏城。在一條靜靜流淌在草原上的小河邊,冒鬥一邊飲馬,一邊回首眺望著自己逃離的方向,咬牙切齒地在心裏發下了毒誓——

不踏平月氏城,誓不為人!!

匈奴王子逃亡的消息很快由月氏獨臂親王報告了月氏國王,月氏國王憑本能意識到一場戰爭難以避免,一邊下令全國搜捕,一邊開始整軍備武,準備迎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