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很多人喜歡給別人指指點點出主意,認為怎樣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可是,那些主意也好,點子也好,對當事人來說,卻未必是“最好”,出主意的人隻是用自己思維模式的延伸,在試圖想辦法解決別人的問題,其實,終究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馬雲一直是商界的風雲人物,尤其是近幾年連連推出大動作之後,更是成為人們談論評判的對象。很多人說淘寶不誠信,馬雲也不誠信。但馬雲肯定不這樣想。站在他的角度,他也許會認為他在一個缺乏嚴格規則的社會中,尤其是缺乏嚴格規則的互聯網交易平台,他能做到的極至,就是要將企業做大,給客戶帶來利益,為股東和員工帶來福利,對他來說,這才是最大的誠信。而且,他做的每一個決定,所能帶來的後果,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至於能不能被其它人理解,他就無能為力了。畢竟,他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他,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已。
所以,換位思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非那麼容易。當我們在對別人評頭論足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呢?當我們對他人不滿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別人或許根本無意冒犯我們,隻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來說話做事?當我們抱怨企業給予我們的待遇不夠好、升職機會不夠多的時候,評判老板吝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是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和追求企業整體利益的角度,而不是讓某一位員工青雲直上、衣食無憂?當我們抱怨某位同事不夠聰明,工作能力不夠強,未能與我們融洽合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每個人的受教育經曆都不一樣,處理工作的方法也不一樣,你的標準,未必就是正確的標準?
總之,當你不能真的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不能理解別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就不能真的理解別人的行為模式,更談不上做到真正的換位思考。
如何換位思考
做到真正換位思考雖然不容易,卻並不是完全不能做到的,隻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還是可以實現換位思考的。
首先,要深入體會別人的處境。
《莊子·秋水》裏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這段話看起來像是繞口令,也有很多人因此將莊子看成詭辯高手。但其實,這段話反映出來的問題正是我們要說的,如果無法深入體會別人的處境,就無法得知別人的真正想法,也就不能做到換位思考。
再比如,很多人喜歡給別人指指點點出主意,認為怎樣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可是,那些主意也好,點子也好,對當事人來說,卻未必是“最好”,出主意的人隻是用自己思維模式的延伸,在試圖想辦法解決別人的問題,其實,終究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馬雲一直是商界的風雲人物,尤其是近幾年連連推出大動作之後,更是成為人們談論評判的對象。很多人說淘寶不誠信,馬雲也不誠信。但馬雲肯定不這樣想。站在他的角度,他也許會認為他在一個缺乏嚴格規則的社會中,尤其是缺乏嚴格規則的互聯網交易平台,他能做到的極至,就是要將企業做大,給客戶帶來利益,為股東和員工帶來福利,對他來說,這才是最大的誠信。而且,他做的每一個決定,所能帶來的後果,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至於能不能被其它人理解,他就無能為力了。畢竟,他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他,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已。
所以,換位思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非那麼容易。當我們在對別人評頭論足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呢?當我們對他人不滿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別人或許根本無意冒犯我們,隻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來說話做事?當我們抱怨企業給予我們的待遇不夠好、升職機會不夠多的時候,評判老板吝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是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和追求企業整體利益的角度,而不是讓某一位員工青雲直上、衣食無憂?當我們抱怨某位同事不夠聰明,工作能力不夠強,未能與我們融洽合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每個人的受教育經曆都不一樣,處理工作的方法也不一樣,你的標準,未必就是正確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