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走不走啦?”
於博文一下子回過神來,尷尬地笑笑,“走走走,我約的是7點半,再不走就該晚了。”
於博文用自己的奧迪車拉著這一大家子人,浩浩蕩蕩地行駛在北京城內,最後拐進了東單附近的一個小胡同,折騰了半天才停好車,然後帶領大家往胡同深處走去。陳誦很得意地向陳朗顯擺,“姐姐,你還沒來過吧?這裏超棒的,舅舅上半年帶我們來過一次。”
一定是趁我不在北京的時候。陳朗憤憤地想。順著胡同步行幾分鍾之後,便可以看到兩扇素淨的紅色小門,門上沒有招牌,隻有一對紅燈籠迎風搖曳。在於博文的示意下,陳朗推門而入,原來裏麵別有洞天。
北京夏日的傍晚和冬季不同,懸掛在天邊的落日雖已失去午間的灼熱,但四處仍暈著淡黃色的光線,灑在四合院內的青磚灰瓦上,襯得分外溫馨。遠處偶爾傳來汽車鳴笛的聲音,卻越發顯出四合院內的靜謐。小院內刻意擱置卻又貌似隨處擺放的家具古樸而雅致。就在驚歎的工夫,便有身著白襯衣的帥氣服務生迎上前來,與於博文核對今晚的預約,然後迅速將大家迎進了一間古色古香的廂房。
陳朗算是知道陳誦會屁顛兒屁顛兒跑回家的原因了,這兒擺明了就是傳說中的大院宅門菜,等閑人都摸不著門進來,一般都得提前預約才行。在等待上菜的間隙,陳朗好奇地翻了翻菜單,發現菜品確實山珍海味,各顯神通,不過還是透著酒店餐廳的範兒。陳朗恍然大悟,也就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地方,吃的是環境,嚐的是品位,如此而已。
於博文看陳朗完全沒有陳誦的興奮勁兒,有些愕然,“怎麼?不喜歡嗎?”
陳朗笑著搖搖頭,抿了一口紅酒,夾起一個脆皮大明蝦塞進嘴裏,“這麼舒服的地方,又不用我掏錢,當然喜歡。”
於雅琴聽陳朗這麼說,笑罵道:“不許這麼說,否則下回你舅就不請我們來了。”
陳立海也道:“老大你是頭一回來,我可告訴你,精彩的還在後麵呢。”
精彩的果然在後麵。差不多在八點鍾的時候,夜幕漸漸降臨,唯有天上一輪明月,散發著冷冷的光芒。服務生進來將廂房的雕花木門推開,赫然看見剛才經過的院子已經搭成一個小小舞台,射燈從四合院的四周打過來,絲竹聲悠然響起。陳朗這回是徹底被震撼了,兩位扮相俊逸的古裝男女登場,鶯歌啼轉,驚豔全場。
陳朗完全呆住了,正仔細分辨唱的是哪一出,於博文適時解釋道:“這是昆曲,《牡丹亭》。”陳誦也跟著搖頭晃腦,很不合時宜地來了一句,“我又體會了一次當大爺的感覺。”
陳誦話音剛落,就被身邊的於雅琴狠掐了一下,“什麼思想?一點都不符合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原則。”隨後於雅琴的注意力又被昆曲吸走,跟著悠揚的曲調打著節拍。陳誦很有些不滿,衝著陳立海發牢騷,“我媽思想也不怎麼樣,瞧她現在,完全是資本家太太的模樣。”
陳立海很是寵溺這個小女兒,“噓”了一聲,“小聲點,你媽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別把她惹毛了,得順著捋才行。”
陳朗起初很投入地邊看邊聽,隻覺風姿優雅迷人,曲聲悠揚動聽,可是時間長了就有點走神。這昆曲首先是聽不明白,其次是真的很慢啊,慢得陳朗覺得自己的心被晃悠悠提到空中,好半天也不給放下來。幹脆分了一半心思出來,把注意力集中到食物上,在醬爆鴨蹼和桔瓜焗豉汁排骨之間流連忘返。於博文看陳朗已經有些心不在焉,忽然就笑了,“今天你可算露臉了。”
偏見2
陳朗品完了紅酒,正往嘴裏送著此家菜館自製的老北京特色小吃豌豆黃,不明所以地看了於博文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