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是可以預防的,關鍵是要早期發現。早期發現子癇的有效辦法,就是定期做產前檢查。一旦懷了孕,就應去醫院檢查,醫生會給孕婦測量血壓。懷孕第5個月前的血壓,叫做基礎血壓,到了妊娠5個月,必須按時去做產前檢查,測量血壓有否高於基礎血壓,化驗小便中有無蛋白;平時還應注意有無頭暈、頭痛、眼花、胸悶等症狀,麵部和下肢有無浮腫,體重有否增加太快等。通過產前檢查,一旦發現異常,醫生就會采取治療措施,防止病情發展。雙胎、羊水過多、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炎或糖尿病等,容易並發妊娠中毒症,通過產前檢查,醫生可以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孕婦萬一發生子癇,家屬應有專人在旁看護,防止病人從床上摔下來;病人口中如有活動的假牙,應立即取出;用一支筷子,外裹紗布或幹淨的布,橫墊在上下大牙之間,以防咬傷唇舌;如果昏迷不醒,應把病人的頭部放低,可以將足部的床腳墊高;病人的頭應側臥,或全身側臥;應及時地把病人口中的分泌物、痰液吸出,免得堵塞氣管。與此同時,迅速請就近醫院的醫生來診治,或等抽風停止後立即送附近醫院治療。
妊娠期浮腫怎麼辦?
有相當多的孕婦,在妊娠後期出現下肢浮腫。輕度的浮腫常是下午較明顯,早晨可以消失,這是正常現象。如果早晨浮腫不能消失,則稱為妊娠水腫,過去把孕婦的浮腫,尤其較明顯的浮腫都看成是妊娠中毒症的症狀之一,強調低鹽飲食及服用利尿藥物以消腫。現在這種看法有所改變,如孕婦隻有足背、踝部處輕度浮腫,可以照常飲食,一般不需要服用利尿藥,睡眠時把下肢抬高(墊一個枕頭)即可。
隻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才必須請醫生診治,使用利尿藥與低鹽飲食。
(1)全身浮腫:不但下肢浮腫,陰部,腹部甚至麵部都有水腫。
(2)有心髒病的孕婦,心功能又不大好的。
(3)有慢性腎炎、慢性高血壓的孕婦。
(4)肺水腫的孕婦。
有些孕婦外表看起來沒有浮腫,但每周體重增加超過O.5千克,則表示有隱性水腫,也是屬於妊娠水腫。所以孕婦應定期稱體重,隱性水腫與外表看得出的顯性水腫,可采取同樣的措施,嚴重者也須請醫生開服利尿藥。
心髒病等嚴重內科疾病患者懷孕後怎麼辦?
不少青年婦女患這樣或那樣的內科疾病,如心、腎、肝、肺、內分泌等重要器官患了病,那麼就要慎重考慮能否經受妊娠生育。下麵分別作些介紹。
(1)心髒病:妊娠分娩都使心髒的負擔大大增加,心髒正常的人,一般都有能力挑起這副擔子,可是有心髒病的人,可能會難以勝任而發生心力衰竭。患心髒病的婦女可否孕育,主要看心髒的功能如何,如果心髒功能很差,連一般的體力活動都不能勝任,稍有活動即感疲勞,心跳氣促,甚至休息時也有心跳氣急的現象,那就不能妊娠;先天性心髒病、心髒畸形嚴重、有明顯發紺的患者,應做手術修補,如不願手術或不能手術,也不可以妊娠,此外,患有風濕性心髒病,有嚴重心肌損害或心率很快難以控製的婦女;或者心髒明顯擴大,過去有心力衰竭或合並慢性腎炎、肺結核等其他慢性內科疾病的婦女;以及患有高血壓性心髒病的婦女,都不可以妊娠。
凡有上述因素不宜妊娠的婦女,應避孕。如已懷孕,應作人工流產;萬一妊娠已超過3個月,應去醫院檢查,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中止妊娠。
心髒功能較好的心髒病婦女,可以懷孕,但必須加強孕期保護,減輕心髒負擔,密切注意心髒功能情況,防止心力竭弱。此外,應在條件較好的醫院生產,並提前住院待產。
(2)腎炎:腎炎婦女可否孕育,要看腎炎的輕重程度及腎功能的情況而定。腎功能不佳者,如仍有蛋白尿、高血壓、眼底病變、腎功能檢查不正常等情況,則不宜懷孕,一旦懷孕應做人工流產。重者最好做絕育手術,以免避孕失敗帶來麻煩。
腎功能正常且已穩定一段時期者,可以懷孕。但應注意休息,增加營養,多吃含有蛋白質的食物,補充足量維生素,飲食宜淡;同時必須避免感染,定期做腎功能檢查。腎炎孕婦易並發妊娠中毒症,加重對母、嬰的威脅,此時如積極治療無效,常須中止妊娠。
(3)肝炎:肝炎病人妊娠以後,不僅使肝炎恢複緩慢,也將大大增加其轉為遷延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機會,從而加重病情。此外,肝炎會使妊娠早期反應加劇,中晚期又容易合並妊娠中毒症。如果是重型肝炎,更易發生急性重型肝炎,或因凝血功能不良引起產後大出血。同時,肝炎病毒偶然也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甚至可以造成死胎、早產和畸形。所以患病毒性肝炎的婦女,最好暫不結婚,或者婚後要避孕,如避孕失敗則應在妊娠早期作人工流產;病情嚴重者,須積極治療肝炎,俟病情好轉後再做人工流產;如妊娠已到中晚期,一般不宜中止,要積極治療並防治妊娠中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