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性朋友向另外兩個女性朋友抱怨:“我突然發現最近我老公行蹤很詭秘,每次回家都很晚,我感覺他在外麵一定有了別的女人!”幾乎就是肯定的語氣。這時候,另一個女性朋友對她說:“從明天開始,你隔一個小時就給他打一個電話,隨時掌握他的行蹤,我就是這麼對付我老公的!”第三個女性朋友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我讚同這樣,最好每天下班回到家,讓他交代一下他自己一整天的行蹤。”
這三個女人覺得她們這樣做都是出於對丈夫的愛,因為關心他們才這樣做的。那她們這到底是不是一種愛呢?確實,她們這種做法完全出於對愛情的珍視,可是當這種愛發展成一種病態時,女人們視為珍寶的愛情就會悄然離去。
男人天生需要自由,不管是在愛情生活裏,還是在婚姻家庭中,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而當女人企圖束縛住男人,渴望得到他的全部“擁有”時,常常會將男人逼走,相反,如果放開他,那麼往往會有預想不到的好結果。
小潘和丈夫結婚時,他還是一個小職員,每天在外奔波。他的腰間僅有一個尋呼機。每天一到下班小潘就打尋呼要他回來,生怕他在外麵學壞了。久而久之,丈夫的同事都笑他帶的是一台“尋夫機”,弄得他很尷尬,回到家就衝小潘發火:“整天Call,你煩不煩啊?”一聽這話,小潘的委屈如潮水一般湧上來:“人家是因為關心你、愛你、害怕失去你才這樣,可你卻絲毫不領情??”久而久之,他們的感情便日漸疏遠。
後來小潘偶然間讀到一篇文章《放開他,並不等於失去他》,文章裏描寫了一個和小潘處境相同的女孩,生怕失去戀人,因此就無時無刻不監視著他,弄得他心煩意亂,最終提出了分手。
讀到這裏,小潘猛然一驚:“是啊,為什麼一定要把男人死死地看著呢?他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天空,為什麼不放開他,給他自由呢?”從此,小潘改變了很多,不再追根究底地查丈夫的去向,丈夫對小潘的態度也因此有了明顯改善,晚回家時總是會給小潘打電話說一聲。
在結婚紀念日的時候,丈夫動情地對小潘說:“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好像犯人一樣。我為了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在外麵打拚,回家卻還要接受你的拷問。那段時間我很苦悶。而突然你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總是對我很寬容,也給了我足夠的自由,讓我可以專心於事業。也奇怪了,之後我每當超過八點還沒有回家,就會格外惦記你,所以都會給你打電話。”
女人在愛情上的不幸,除了遇人不淑外,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愛的理解的偏頗。愛是自私的,但愛人絕不是私有財產,愛應該用溫柔、體貼、理解、溝通來維係,而不應該用“刑偵監控”,甚至“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把丈夫時刻拴在身邊,這樣隻能適得其反。
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孩,向她的母親提了一個問題:“媽媽,婚後我該怎樣把握愛情呢?”
“傻孩子,愛情怎麼能把握呢?”母親詫異道。
“那愛情為什麼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問。
母親聽了女孩的問話,慢慢地蹲下,從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兒的麵前。隻見那捧沙子在母親的手裏,圓圓滿滿的,沒有一點流失,沒有一點撒落。
接著母親用力握緊雙手,沙子立刻從母親的指縫間灑落下來。當母親再把手張開時,原來那捧沙子已所剩無幾,其圓圓滿滿的形狀,也早已被壓得扁扁的,毫無美感可言。女孩望著母親手中的沙子,領悟地點點頭。原來愛情需要空間,握得越緊,失去的反而越多。
愛無須抓得太死,也不必給得太多,多了也會讓人窒息。愛情就是這樣,愛本是生命中深摯的關懷與體察,無須刻意去牽扯,越是想抓牢,越容易成為枷鎖。愛情需要自由呼吸,不管是“硬泡”還是“軟磨”,都不是愛情本該有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