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逆天改命 第二章 武侯之墓(2 / 2)

曆史上雖然關於諸葛亮的死因一直都沒有個明確的說法,不過這續命的傳說卻是有著不同版本,顯然並非是空穴來風。

一直在網上瀏覽到半夜才有些意興闌珊的上了床,壓根就沒有找到一點能令他心動的東西,多是些隻言片語的傳說,根本未提及諸葛武侯於易經一道的成就如何。心中那種莫名的衝動似乎完全是空穴來風一般,沒有一點根據。

越想下去,越是不能入睡,腦海之中思潮翻湧了無數了來回,竟是想到明日光天化日之下若是諸葛殘魂真的現身相助,會不會有些太過於驚世駭俗了一些。更是心頭顫動,想象著如電影的中場景,自己在武侯墓前三叩九拜,誠心所致,遂被攝入古墓之中,跟隨千年之前的大聖者身邊研究易經之道。

種種離奇的場景不斷的在其腦海中浮現,根本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仿佛神經錯亂了一般。其實淩易對於這次拜訪,心中雖然不願意承認那種有些荒誕的念頭,可那種強烈的感應卻又是無法用常理去解釋清楚。

自己一步步的走到這武侯墓前,並非完全是興趣所致,命運被披露之後,淩易也是對於這種非科學的鬼怪之說頗有研究,什麼風水道術,命格推演之類多有涉獵。所以這次拜祭,整整一天心中總是沒來由的隱隱覺得可能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次日八九點鍾,太陽已經是高掛於天空之上,散發著一波波的熱浪,朝著遠些的地方看去,就連空氣都顯得有些扭曲。定軍山腳下,武侯墓前,一個身材單薄的少年緩緩拾級而上,驕陽當空,此刻少年已經是大汗淋漓,整個後背濕了大片。

深深了喘了口氣,心中暗暗詛咒了一番這夏日烈陽,整整一瓶水下肚,才真正的走到了陵園的入口處,“漢昭烈廟”四字懸於這古老的庭院之上,關於這座君臣合一的祠堂,淩易也是早有了解,知道這漢昭烈帝所指乃是劉備。入陵園大門,一片漢柏古鬆,清幽、古樸。大殿院中,有許多曆代歌頌諸葛亮的詩詞和複修墓廟記文的石碑。

沒有在意這些後世石碑上的銘文,若放在以前,他還真會駐足看看這些文人墨客的風騷言論,此刻卻是沒有一點心情。繞過漢昭烈廟的大殿,一路向前,來到武侯祠大殿之內。

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諸葛亮塑像,羽扇綸巾、寶像莊嚴、栩栩如生。印、劍二僮侍立兩旁,關興、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威武雄猛,護持左右,使人肅然起敬。淩易怔怔的站來祠堂大殿中,看著高坐在神台之上的前代賢聖,心跳竟是沒來由的漏跳了一拍,此時那種隱隱間仿佛召喚的意念愈加的清晰起來。

恭敬的上香之後,他也是沒有停留,這後人建造的祠堂亦不是淩易的目的所在。直接出了大殿,朝著殿後墳墓走去。昨晚江山也是查清了關於這裏真假兩墓的故事,知道那立有“忠武侯之真墓”石碑的墳墓乃是一座假墳。

緩步走到真墓之前,看著那狀若覆鬥的巍然大塚,淩易整個身軀竟是微微顫抖了起來,心中直覺告訴他這裏便是決定自己以後命運的地方。隨即福至心靈,跪拜在地上,也不理會周圍遊人的目光,行起三叩九拜的大禮。

然而昨晚在腦海中勾畫的場景卻是並沒有出來,直到淩易站起身來,整個墳墓依舊是紋絲未動,那份安然了千年的沉靜,令得他微微歎息了一聲。心中明白是自己求生心切,不肯放棄一絲希望,才會覺得這裏有些隱隱的召喚意念,實則是自己的求生欲在作祟。

兩棵千年桂花樹屹立在墓前,遮擋了絕大多數的陽光,整個墳前倒也算的上清淨安逸。淩易足足站了一個小時才有些意興闌珊的興起了離開的意思,心中雖是失落不已,可也無可奈何,想著自己因為貪生怕死而神經錯亂了起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就在淩易心中渴望之火即將泯滅之時,洪鍾大呂一般的聲音卻是突然在耳旁響起,震耳欲聾、直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