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當你拿到《你應該知道的思想名著》這本書時,你就應當像抱著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來珍視它,嗬護它。思想是超遠的,是卓絕的,是深邃的,是智慧的所在。然而,一個懵懵懂懂的嬰兒又如何能成為真理的化身呢?嬰兒是無知的,是純潔的天然生命。蘇格拉底就這樣說道“我隻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麼都不知道”。可見,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是最了不起的,在無知之中有運生萬物的根。人生一世就是為了尋找這個根才去苦苦求索,一世追尋。凡是思想的東西都是人的靈魂所迫切要尋找的歸宿,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所在。

人生是一個旅程,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又來了。人就是不斷地被拋入了這個世界,而又被無情地扔出了這個世界。人生實所短暫,然而,人生的價值就表現在他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存在,正如帕斯卡而言,“人是一隻思想的蘆葦”。

茫茫人世,芸芸眾生。在如今人欲、物欲橫流的時代裏,在這個被同化、物化和異化的人性之中。許多人隻是像一頭豬一樣活著,很少有人再有思想了,更少有人知道人本來是有思想的啦,更甚者,許多人連是否知道都已經遺忘。

現在許多人追求的都是口福的享受、旅遊的娛樂、性欲的滿足、消費的愜意……人成了一個盲目的隨波逐流的存在,人們往往用肉欲的狂歡、物質的富有、消遣的刺激來麻痹自己,人們都害怕空虛、孤獨和無聊,所以,就飲鴆止渴,填補心靈和精神上的貧乏。人類已經不再擁有充滿靈性的智慧和思想。人成了一個行屍走肉,一個機器,一種盲流的所在。

人一旦不再為自己所走的路思考,不再擁有信仰,也不再為真正的幸福而努力時,那麼人隻是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人也就失去了本來具有的真性,磨滅了生命內的真我。

讀者啊,如果你讀了這本書,我敢相信你的靈魂有福了。你是一個擁有靈性的生命,一隻尋覓彼岸的小舟。人生的大道將會向你敞開。因為向內求取的人,誰尋求,誰就獲得,向外尋求的人,誰尋求,誰就迷失。

思想是一個人走進信仰的天梯,也是一個人走向歸宿的航標。如果你不想再這樣下去,和芸芸眾生一樣,渾渾噩噩地活著、庸庸碌碌地奔忙,腦滿腸肥、醉生夢死,那麼你就去叩問生命的歸途吧!去做一個有靈魂的行人吧!

思想,就如同是荒原,越走越遠,離生命的中心也就越近。從近現代的思想家尼采、康德、黑格爾到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從經院哲學托馬斯·阿奎那、聖·奧古斯丁到耶穌基督;從啟蒙主義的盧梭到超驗主義的愛默生,無不留下了人類思想曆史的腳步,無不印證了人類思想的偉大。

然而,就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今天,許多人已經退化了,他們不再擁有思想,也不再擁有智慧和美德。正如羅素所說,許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事實上他們也確實至死都沒有思考。

在如今的社會之中,“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厲害的人,而病得最厲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人已經失去了人性,而隻剩下了“性”。人僅僅是一種“性”的存在,而不在是人。

人失去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根基,人泯滅了人性的道德和良知,人已經滑落到深不自拔的深淵,陷入了罪惡的歧途和淵藪……

有些人睡了不醒,有些人醒了還要去睡。眾星已經遠去,而天才還在逃離,人世的燈塔已經墜落,淒冷的寒夜即將到來。當人世的喪鍾敲響的時候,還有誰再去問喪鍾究竟為誰而鳴?

親愛的讀者啊,如果你讀到了這本書,請你把那些生命的箴言刻進自己的心靈中去,在紛紛擾擾的塵世之中把心靈靜養,希望你能從“永恒的沉睡”走向“永恒的自醒”,在塵世的迷途走向人生的彼岸。也許思想並不能去拯救你,但是思想至少可以讓你懸崖勒馬,如夢初醒,思想至少可以指給你覺醒的路,賜給你靈性的雙眼。

讀者啊,讀者,要知道,“人是一座橋梁,一條繩索”。人空手而來也必定會空手而去。唯有亙古不變的是人性的自我圓滿,和心靈內在的富有,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自我回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