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麵仙騎鏡,八出菱花形,圓鈕。內區圓鈕周圍為二仙人騎在瑞獸上,二仙騎衣帶飄逸, 一派道骨仙風。瑞獸同向環繞,遨遊於天上。
其中兩個瑞獸似傳說中的“飛鶴”形象,二瑞獸相間有須彌仙山對應。外圈有雙流雲相繞。該鏡構思精巧,渾然一體。
還有一麵是寶相花鏡,八瓣菱花形,圓鈕,以鈕為中心形成一內向八連弧形鈕座,連弧形的八角向外對稱托舉出兩種不同的寶相花,向外為一圈凸紋,邊緣八瓣處蜂蝶與折枝花相間環繞,折枝花二葉二苞或二葉一苞。該銅鏡紋飾線條飽滿,布局合理精確。
最後這一個,非常的小巧,是一麵小圓鏡,直徑不大,拿在手上,堪堪可握,非常喜人,此鏡攜帶方便,應是隨身之物。
圓形,圓鈕,連珠紋鈕座;內區為四個形態不同的瑞獸同向流雲紋,瑞獸外是一圈鋸齒紋及一圈櫛齒紋。
外區銘文以一乳釘為界,內容為:“賞得秦王鏡,判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 20個字銘文,兩周連珠紋緣,銘文外為一圈鋸齒紋和一圈卷雲紋緣。
高澤拿起這塊,放下那塊,一會兒敲敲聽響,一會兒用力嗅嗅味道,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的看了近半個鍾頭,越看越是高興。
從這些銅鏡中,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正處在一個快速調整期。
唐太宗發奮圖強,貞觀之治帶來的欣欣向榮的經濟狀況,與唐初的社會經濟狀況比較吻合,也看出大唐盛世時的雍容華貴和富麗堂皇。
雖然這些銅鏡上麵還有不少斑斑點點的鏽跡,綠色的銅鏽都散發著幽幽的青光,讓高澤想起了《貞觀政要-任賢》中的那句非常著名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有一本書上還專門介紹了唐代揚*州的製鏡工藝:銅鏡的製作先要設計圖案,繪製畫稿,做出泥範,雕出花紋,再來鑄造,這種泥範叫“鏡範”。
鑄成之後,用來照容顏的正麵須用玄粉和白旃摩擦才能變得光亮,供人使用,鏡背一般都鑄有豐富的紋飾。
揚*州作為唐代的鑄鏡中心,不僅為皇室貢奉特製銅鏡,而且還鑄出了大量銅鏡滿足市場需求,老馮挖出來的這些應該都是唐代揚*州的作品,如此精巧別致、古樸規整,可見當時揚*州在製鏡的形式上已經突破了傳統和模式。
這些揚*州製鏡匠師的創新之作,在內容和形式上達成了和諧統一,獲得了完美的藝術效果,應該都是精品之作。
高澤就把這五麵銅鏡一起拿回了師傅的屋裏,問師傅有沒有人會清洗青銅器,想讓人把今天老馮送來的東西都給清洗一下。
“你要把這些玩意都清洗出來是吧?好,先放這兒吧,回頭我去問問我那個老朋友,看他能不能再出手一次!”趙老爺子沉吟了一下,又看了一眼那些東西,淡淡的說了一句。
“真的呀,師傅?您好那位老朋友是誰呀?他能幫忙嗎?”師傅的話讓高澤頓時一喜,著急的打破砂鍋問起底來。
趙老爺子卻還是一種平淡的語氣:“他呀?怪人一個,你看了就知道了。看你把這些東西都當成寶貝,我想應該都是不錯的玩意吧,隻要是好玩意,他就會出手的!”
高澤放下心來,就等著師傅的好消息了。
突然又想起了心中對那個老馮的疑問,就又跟師傅提了一提,想從師傅的嘴裏知道那個老馮的一些事情,特別是師傅說的那個什麼懲罰。
“唉,這些呀都是陳年往事了,說來話長,你現在還小,等以後長大了,師傅再告訴你。你現在在這邊上學,說不定呀,自己就能知道了。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外婆該找你了,先回去吧,有空再上我這兒來!”趙老爺子歎了一口氣,也沒跟高澤說起老馮的往事,還讓他早點回家。
高澤答應一聲,把今天的收獲都搬進了裏屋,找個地方把那些書都放好了,又告訴師傅那些銅器不能就這麼放著,時間一長就氧化了,必須是處理過之後才能放在外麵。如果,他那位老友短時間內不能清洗的話,就得找個地方重新埋起來,等以後有機會再挖出來都沒關係,省得糟蹋了好東西。
趙老爺子讓他放心,不會耽誤他的事,肯定很快能辦成的。又讓他拿了一些帖子回去,照著他說的方法練習,不能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