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

元慶三十年,陽春三月,正是江南水鄉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的時候。

江南的清塘鎮,掛著幾盞白色燈籠的韓家院內,卻是一片淒涼,韓秋水正在書房中,整理著她父親留下的一些書,韓秋水拿起一本三字經,心中不由得想起祖母教她讀書、練字的情景,仿佛曆曆在目,可如今卻已天人永隔,韓秋水想著明天即將要遠離這個她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心中有著萬般不舍。

這裏有祖母留給她美好而又溫暖的記憶,想著她三年前穿越到這裏的時候,害怕、惶恐不安,是祖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她、關心她,也許祖母真正關心的是這個身子的主人,但是有什麼關係呢,老天爺既然讓自己重生到這個主人身上,那自己就是她,自己應該代替她好好的活下去.

好的不好的自己都要勇敢的承擔起,祖母就是自己的祖母。這個慈祥的老人家,是個苦命的女人,早年喪夫,獨自辛苦撫養兒子,兒子也很爭氣,十七歲就考中了秀才,又娶了教書先生的女兒文氏,很是溫柔賢惠小夫妻倆非常恩愛.

哪想到文氏生韓秋水時因難產去世,兒子自文氏去世就鬱鬱寡歡,半年後一病不起,也走了。祖母早年承受了喪夫之痛,晚年又痛失愛子,可想而知她老人家心裏該有多痛,可看著還是繈褓中還是嬰兒的孫女,硬是挺下來了.

可她沒想到的是她的小孫女因是早產兒一直體弱多病,也在五歲時的一場風寒中離開了她,活下來的是我,這個異世孤魂,祖母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可是不幸的生活和過度的操勞,也拖垮了她的身體,半年前祖母病倒了,也知道她唯一放不下的就自己,祖母病倒之後,就在想著怎麼安排韓秋水以後的生活。

隻是韓秋水父親、母親家都人丁單薄,祖母性子要強,嫁人後又境遇淒慘,漸漸的就是有些不太親近的親戚也和她斷了來往,而韓秋水又有太過出色的長相,普通的人家哪裏能護得住自己,後來祖母輾轉打聽到她的一個表堂姐在京城,先是托人捎了一封信去京城,得到肯定回信後才細細的交待韓秋水。

“原來祖母孟氏是世代書香家族,隻是祖母是孟氏旁係,遭遇亂世的時候,族人都到處避難,失卻了音信,這個京城的表堂姐在兩人做姑娘時就關係親密,也了解她的為人是個重情念舊的,所以才寫信托付這個堂姐,希望能接韓秋水到京城,替她好好照顧韓秋水。”祖母的病起來越重,可她始終拖著一口氣等著,直到半個月前,祖母等到京城來人接韓秋水了,才安心的閉上了眼睛。

京城裏來的是一個管事隨主家姓吳,吳管事看起來四十來歲,很是精明能幹,帶著兩個小廝,把祖母的後事辦得妥妥當當,還來了一個麵容和善的老嬤嬤。老嬤嬤告訴韓秋水,“祖母的表堂姐是吳府的老夫人,老嬤嬤是吳老夫人跟前的丁嬤嬤。”等料理完祖母的後事,就督促韓秋水盡快收拾東西,準備著赴京。

韓秋水把家裏所有的東西都歸整到一間屋子鎖上,反正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丁嬤嬤勸韓秋水把屋子賣掉,韓秋水拒絕了,鄉下地方的屋子要賣也值不了幾個錢,可這裏有著韓秋水溫暖的回憶韓秋水舍不得,留著將來,也有個念想,隻能拜托鄰居幫忙看管,除了鎖上的那間屋子,其它的都可讓她使用,鄰居開心的答應了。

收拾行李的時候,丁嬤嬤說:“家裏的衣裳,不要多帶,到了府裏重新置辦新的。”韓秋水知道,丁嬤嬤的意思,嫌家裏的衣裳太寒磣。“嗯,我知道了,嬤嬤。”韓秋水乖巧的點頭應道。隻收拾了幾件隨事換洗的衣裳,父親留下的書是一定要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