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看美國 II
--總統是靠不住的
作者:林達
01.美國總統是什麼
-----------------
盧兄:你好!
很長時間沒有給你寫信了,前一陣幹活實在太忙,這兒人人都忙忙乎乎地在忙著謀生,這是美國所有普通人的生活基調,我們這樣的新移民當然更不可能例外了。
但是,一邊在迢迢長途上奔馳,我還是一直惦著你信中的那句話。去年年底,你在來信中說:“明年是美國大選年,你可別忘了給我聊聊大選。”當時我不加◇
在計算機和通訊如此發達的年代,這裏的選舉結果,是馬上就通過計算機聯網自動計算,並且很快就在電視屏幕上跳出來的。一個一個州的結果,就不斷在電視屏幕上增加著雙方的選票數字。時而甲的票數領先,時而又是乙的票數領先。我充滿驚訝地盯著電視屏幕,那兩組抽象的數字就像是具有生命的什麼活物一樣,競爭著它們的生長速度和生命力。它們之間力量的角逐,就在決定哪一個候選人即將在這未來的四年裏,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總統。
我在屏幕上也看到了這些候選人,雖然他們曾經為宣傳自己的政見發表過無數場演說,為了能夠當選而盡了一切努力。此刻他們卻隻能和我一樣,也隻不過是靜靜地坐在屏幕前,眼看著這些數字所代表的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決定他們的命運。這股力量正在接納他們中間的一個人的思想,同時也在明確地否定其他人的主張。不論結果如何,他們此刻都已經無能為力。他們隻能等待一個強大力量對他們作出的判定。
這時候,我沒法不一次次地想起剛剛路過的小鎮投票站。黑暗中靜默的隊伍在我的腦子裏定格下來,成了我眼前這些充滿生命力的跳躍數字抹不去的背景。而這兩個景象的重疊使我象喝醉了一樣覺得不解和迷茫。我開始覺得,我並沒有真正了解我以為是十分簡單的美國百姓,即使他們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小鎮,即使他們每天和我一樣,隻不過是打工糊口,忙於生計。
這就是我們剛來時,美國大選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隨著這些印象,也在我們心裏引出了一串串問號。這些問號成了我們想去了解美國的最初動力之一。
由美國人選總統而引出的第一個問號,居然是“美國總統是什麼”這樣一個古怪的問題。你先不要感到奇怪,也不要以為我在故弄玄虛,我確實是在遇到一堆難題之後,才發現我必須先解決“美國總統是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才有可能在了解美國大選和向你作介紹時有所作為,否則實在是寸步難行。你想想,我要是連他們選出來的總統“是什麼”都沒搞清楚,還談什麼別的呢?
在我原來的印象中,美國總統也就是美國的一國之首,或者準確地說,是美國的政府首腦。他是一個在白宮一拍桌子,全美國都得打顫的重量級人物。可是,我很快發現,我想當然的理解,距離事實很遠。我不知道現任的美國總統克林頓是不是巴不得有我所想象的這般威力和權力。隻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他的許多抱負連連受挫之後,對於“美國總統是什麼”這個問題,他一定比我的體會深得多。
我怎麼會想到這個問題的呢?最初,是從一個英語的漢譯問題開始的。
你在中國的廣播電視裏和報紙上,一定常常聽到“克林頓政府”這個詞。在美國,也有漢語報紙,在這樣的報紙上,“克林頓政府”這個詞也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詞,它在漢語世界中通用。它的意思幾乎是等同於“美國政府”,或者至少是意味著“以克林頓為首的美國政府”。我也沒有去考證過,這樣的用詞在漢語世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使用了多多少少年。我想,大概自從東西方的政府們開始打交道,這個詞就應運而生了,至少對於你我這樣的中國人,覺得它完全天經地義,幾乎不可能去異想天開地對它的準確性提出什麼質疑。因為,在我們所習慣的文化背景中,它完全是符合邏輯,滴水不漏的。
在中國,通英語的人可謂無數,你我也算是學過點英語的。幾乎所有這些人都知道,在漢譯的“美國政府”一詞中,“政府”的英語原文是“GOVERNMENT”,而在漢譯的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