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紅屋騎士 [法]大仲馬

內容簡介

《紅屋騎士》是大仲馬寫的一本曆史小說,敘述了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憤怒的群眾把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後安托瓦內特推上斷頭台,紅屋騎士千方百計營救王後出險,終至失敗的故事。全書驚險緊湊,開卷後非一口氣讀下去不可。

第一章 誌願兵

這是一七九三年【法國大革命高漲的一年,即法王路易十六上斷頭台的一年】三月十日的夜晚。

聖母院的鍾聲剛才敲了十下,一聲聲斷斷續續,象一隻夜鳥,離開它的巢穴,飛向空中。它的啼聲又淒慘、又單調、又震動。

夜色已經降臨巴黎,沒有暴風雨的威脅和電光的閃爍,而是迷霧沉沉,寒冷而淒清。

那時的巴黎,一點也不象我們所認識的巴黎——千萬盞眩眼的燈光,在鍍金的泥淖裏反射,忙碌的行人,歡樂的喁喁私語,酒食喧囂的城市,拚命爭吵,大膽犯罪的製造所,千百怒號的洪爐。這時它卻變成了羞恥、怯懦、忙碌的城市,稀少的居民在街道上溜過,藏進小巷或者能通馬車的門洞底下去,好象被獵人趕慌了的野獸,爬進巢裏去躲藏起來一般。

總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七九三年三月十日的巴黎。

讓我們首先略說一下使京城改觀的政局,然後再開始談到和這個故事有關的一些事情。

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以後,法國已經和整個歐洲發生了破裂。在同它舊日交戰的國家:普魯士、帝國【帝國:指德意誌帝國】和庇野蒙【庇野蒙:那時意大利北部的一個公國】之外,又加上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瑞典和丹麥因看見卡德琳二世【卡德琳二世:俄羅斯女皇(1729一1798)】分裂波蘭,忙於戒備,隻好保守著它們一向的中立態度。

情勢是駭人的。法國,由於它物質的力量,沒有那樣被人輕視;由於它精神的力量,沒有那樣被人尊重。自從九月的屠殺【九月的屠殺:指九月二日巴黎人民殺戮保王黨人】,一月二十一日的斬首【一月二十一日的斬首:指一七九三年路易十六的斬首】以來,法國是真的象一座小城市那樣被整個歐洲包圍起來。英國攻打我們大西洋的海岸,庇野蒙和奧地利攻打阿爾卑斯山,荷蘭和普魯士攻擊尼德蘭【尼德蘭:亦名窪地,中古時包括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東北部】的北部,從上萊茵【上萊茵:即現今法國東北的阿爾薩斯省】以至愛斯哥河【愛斯哥河:流過法、比、荷三國境內的河】就有二十五萬大兵來攻擊法蘭西共和國。

我們的將領到處退卻。麥興斯基放棄了愛克斯一拉一沙伯爾,退守裏野日。斯坦吉爾和納宣戰敗於靈堡;包圍馬斯特利赫的米蘭達被挫在東格銳斯;法朗斯和鄧庇爾因敗退,棄掉了大批軍械。一萬多兵士逃亡,散布在法國境內。最後國民公會【國民公會:法國大革命時代立法組織,自一七九二年九月至一七九五年十月】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杜莫利挨將軍身上,頻頻發出詔令,叫他迅速放棄荷蘭,由庇野斯布,回去領導繆斯河上的大軍。

巴黎在法國的重要性,恰如心髒在人身那樣,每一個攻打,不管是外來的襲擊,內部的叛變,縱然來得很遠,影響都會達到心髒。每一個勝利在心裏是一個歡樂,每一個失敗在心裏掀起一陣恐懼。因此我們容易了解剛才所說的這些失利的消息,在巴黎會引起怎樣一種騷動。

三月九日的前夕,在國民公會裏有一場暴風雨般的爭辯:所有的軍官都接受到同時歸隊的命令,丹東【丹東:國民公會議員】本是一個大膽的謀士,素來是以轉危為安著名的,走上了講台,大聲叫道: “你們說缺乏兵士嗎?給巴黎一個拯救法國的機會,叫它出三萬人,把他們送給度穆累,不但救了法國,而且拿穩了比利時,征服了荷蘭。”

這個建議得著大家熱烈狂呼的通過。許多地方立起了招兵的登記處,當天夜晚就集合入伍。為著避免大家分心,娛樂場所都關了門,黑旗懸掛在市政府門前,表示情勢的危急。

半夜以前已經有三萬五千個姓名寫在登記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