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機遇。當機遇驀地降臨到我們身邊時,敏銳的頭腦就顯得尤為重要。
機遇總是照顧那些有心之人。無意留心的人總是讓機遇從身邊匆匆溜走。當然,有心還要有魄力和決心,假如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機遇,卻總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生怕失敗了會血本無歸。那麼,無論我們怎樣地期待停留下來都是無濟於事的,有些人認為,一些人之所以不能成功,並不是得不到命運之神的垂青,並不是因為沒有機遇,而是因為他們太大意了。他們的大意使他們的眼睛渾濁而呆滯,因而機遇一次一次地從他們的眼前溜走而自己卻渾然不覺。
對於某些想要成功的人來說,要想捕捉機遇,就必須擦亮自己的眼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機遇到來的時候伸出自己的雙手,從而捕捉到成功的機遇。
在美國的一個年輕人,由於長期受到同事的嘲諷、老板的戲謔,這讓他十分的沮喪,情緒一度壓抑、低落,到了最後竟然得了憂鬱症,為此,他不得不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給了他一個奇怪的建議,他說:“如果你想發泄你心中的怒火,我們會給你提供一項特殊的服務,你隻需要20美元就可以獲得一次發泄的機會,我們玩一個‘報複者’遊戲,你可以隨便打我身體的有效部位,直到你認為滿意了為止。”
對於這個建議,這個年輕人覺得很奇怪,但是也覺得很有趣,雖然他沒有去打這個醫生發泄,但這不禁給了他某種靈感。他想原來打人、甚至發泄也可以賺到錢,於是他就找了做玩具的朋友說了自己的主意:是否可以做一種讓人們發泄的玩具?讓那些平日裏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各種難以忍受的壓力、想發泄而又不能直截了當地發泄的人得到滿足。
朋友讚許了他的這個主意,於是兩個人合力研究出了一種“報複者”玩具,這種玩具一上市,果然銷路出奇得好,受到不少人的青睞。他們又開設了一家專門供人們泄憤的“發泄中心”,“中心”裏麵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人們翻滾、挨打、怒吼的假想對手。隻要你關上門任由其發泄。直至悶氣泄盡、筋疲力盡為止。生意十分的興隆。
這個年輕人一次偶然的看病機會,給了他無限的靈感,撥動了他敏銳的觸覺。因為他知道,像他這樣的每天都在緊張繁重的生活中度過的人很多,他們需要放鬆自己,需要讓自己成為主角,而不是每天都在壓力中度過。
有些人與生俱來地有一種觀察的興趣和能力,天生就有一種敏銳的觸覺,他們很在乎身邊人的一言一行,把觀察當作一種隨心所欲的事情來看待,而不是把它當作一種責任。
隻要我們有心做一個具有敏銳觸覺的人,隻要我們在後天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培養,也是一樣可以形成這種敏感度的,任何人隻要勤奮努力就能擁有。擁有了敏銳的觸覺,我們創業的步伐就會加快,我們離成功致富的彼岸就會更近。
那麼觸覺與成功致富又有什麼必然的聯係呢?在一般人眼裏,這兩者似乎很難聯係起來。其實並非如此,我們常說創業的人要善於抓住機會,機會真正來到我們的麵前,我們靠什麼來判斷它是不是真正的機會呢?靠的就是優秀的觸覺,如果我們沒有敏感的觸覺,機會也許就會和我們失之交臂。
我們還經常說,善於創業者也是最善創新的,創新固然需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但創新的目的是什麼呢?難道僅僅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嗎?肯定不是。創新是為了使自己的創新成果能夠有用於社會,並能為自己創造可觀的財富。
對於那些想在商海闖蕩,欲創辦自己企業的創業者來說,敏銳的觸覺,特別是敏銳的市場觸覺更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素質之一。
在湖南省湘鄉一個偏僻小山村出生的王填。家裏生活過得非常艱苦,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為了擺脫那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從小就非常懂事的王填努力讀書,決心改變自己的人生。
不負眾望,王填考上了湘潭市商業學校。當時,有許多有錢人家的孩子去讀商業學校。可是王填倒不嫉妒,他反而想:花父母的錢不算本事,靠自己能力掙來的錢才算真本事。一天,王填去商店買課本,聽到店老板與顧客為沒有熱水瓶膽而爭執。聰明的王填動了下腦筋一想,如果專門賣熱水瓶膽肯定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