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讓我們的身心減少些包袱(1 / 2)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個人如果喜歡把自己所遇到的每件東西都背上,身上負重,這樣就會感覺到特別的累,保證不了哪天會不堪重負而停滯不前或倒地不起。在旅行的路上,我們看到很多背著大包小包的人,他們是走得最累的。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隻有攜帶越少才會越超脫;一個人越是淡泊精神就越自由。”

一個背著個大包裹的青年千裏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現在非常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了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沒有找到心中的陽光呢?”

元際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什麼?”青年回答說:“裏麵裝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它對我非常重要。靠著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聽完青年的話,無際大師把他帶到了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到了對岸後,大師說:“你扛著咱們剛才坐的這條船趕路吧!”“什麼,扛著船趕路?”年輕人非常驚訝,“它那麼沉,我怎麼能扛動呢?”“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成為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們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年輕人聽從了大師的話,他放下了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了。

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能夠放棄是一種跨越,學會適當放棄,你就具備了成功者的素質。

對於人生道路上的鮮花、掌聲,有糊塗智慧的人大都能等閑視之,屢經風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對於坎坷與泥濘,能以平常之心視之,就非常不容易。大的挫折與大的災難,能不為之所動,能坦然承受,則是一種胸襟和肚量。因此,一個人在處世中,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肚量。

宋朝的呂蒙正,被皇帝任命為副相。第一次上朝時,人群裏突然有人大聲譏諷道:“哈哈,這種模樣的人,也可以入朝為相啊?”可呂蒙正卻像沒有聽見一樣,繼續往前走。然而,跟隨在他身後的幾個官員,卻為他鳴不平,拉住他的衣角,一定要幫他查出究竟是誰如此大膽,敢在朝堂上譏諷剛上任的宰相。呂蒙正卻推開那幾個官員說:“謝謝你們的好意,我為什麼要知道是誰在背後說那些不中聽的話呢?如果一旦知道了是誰,那麼一生都會放不下的,以後怎麼安心地處理朝中的事?”

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呂蒙正之所以能成為大宋的一代名相,其根源正是他有能“放下一切榮辱”的胸襟。正如我們人生路上一樣,大千世界,萬種誘惑,什麼都想要,會累死你,該放就放,你會輕鬆快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