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用行動把想法變為現實(1 / 2)

雖然行動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不采取行動就絕無滿意的結果可言。這是比爾·蓋茨激勵人們的一句至理名言。

所以,如果我們夢想,並且要實現他,就必須先從行動開始。

臂力過人的畢爾,他的反應也特別靈敏。他原本隻是一個農民,以種地養牛維持生計。25歲那年,他對射箭產生了興趣,一有空就到野外去獵獲飛禽走獸。日子長了,射箭成了他最大的業餘愛好,弓箭成為他最好的朋友。

對於畢爾來說,那一年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歲月。一天,他去搬動農機設備,突然感受到了一股電擊的灼熱,想收回手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見眼前騰起一股青煙,一隻胳膊受傷了,由於受到嚴重的電擊,不得不施以手術切除。

就這樣,一個四肢健全的人,突然變成了獨臂夫,無論從哪些方麵,畢爾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他是個有著堅強意誌的人,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學會了單手駕駛拖拉機和操縱各種農機設備。肢缺體殘,沒有擊垮畢爾的意誌,更沒有打消他對射箭運動的興趣。他希望自己還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還想一如既往地投身於運動。

畢爾經過仔細琢磨,找來一塊優質皮革,把它固定在隻有15磅張力的兒童弓箭上。每次到場地練習,先用牙齒咬住那塊皮革,再用左手把弓弦向後拉,然後對著一堆堆稻草進行實箭練習。這種姿勢難度很大,一開始摸索要領,吃的苦就不必說了,還累得他腰酸頸痛,連兩腮的肌肉都麻木了。

在日複一日地苦練下,畢爾的準確性越來越高,力量越來越大。半年之後,畢爾已經把弓箭的張力由15磅增至60磅。斷臂一年後,他就和正常人站到一起,參加密蘇裏州射箭錦標賽。雖然名列倒數第一,可他並不氣餒。第二年再次披掛上陣,名次躍升至第十位。1982年他第四次參加密蘇裏州射箭錦標賽,戰勝一個又一個四肢健全的對手,自豪地站到冠軍的領獎台上。

畢爾連年參賽連年奪魁,一發而不可收,終於贏得了獨臂龍的稱號。密蘇裏州射箭協會的一位官員評價說:“畢爾是一位了不起的選手,敢於同全國各地兩手健全的弓箭手較量,甚至擊敗他們。”在談到成功的秘訣時,畢爾最喜歡用的一個詞,就是決心。他說:“我對殘疾人的忠告是,不要讓傷殘嚇倒你。想要做什麼,你就去做什麼,沒有什麼好怕的。”

做事的起點就是行動,隻有行動,才能使我們的計劃、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目標,成為一股活動的力量。行動,才是滋潤我們做事的食物和水。

美國杜蘭大學的喬治·布爾契博士是一位極負盛名的人類專家,他指出,“結束生命最快的方法就是什麼也不做。每一個人至少必須有一個興趣,以便繼續活下去。”

有的人認為,退休就是自己事業的結束。那麼退休是“開始”還是“結束”?人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力。自認為退休是有意義生活“結束”的大部分人,很快就會發現退休也是他生命的結束。因為沒有目標的生活,無所事事,很快就會使人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