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去試一試!”29歲的邁克爾正是以此成為企業巨子的。邁克爾·戴爾如今是美國第四大個人電腦生產商,也是《財富》雜誌所列500家大公司的首腦中最年輕的一個。
在邁克爾小的時候,一次上門一位女推銷員,說要和邁克爾·戴爾先生麵談他申請中學同等學力證書的事情。於是,當時還很小的邁克爾認為盡早把中學文憑解決掉可能是個好主意。過了幾年後,邁克爾有了另一個好主意:在集郵雜誌上刊登廣告,出售郵票。後來,他用賺來的2000美元買下他的第一台個人電腦。他把電腦全部拆開,來研究它是怎樣工作的。
在大學期間,邁克爾又開始銷售電腦,每月賺5萬多美元。戴爾坦白地告訴父母:“我決定退學,開辦自己的公司。”“你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父親問道。“和萬國商用機器公司競爭。”他的父母大吃一驚,和萬國商用機器公司競爭?他們覺得他太好高騖遠了。戴爾始終堅持己見,無論他們怎樣勸說。終於,他們達成了協議:他可以在暑假時試辦一家電腦公司,到9月如果辦得不成功,他就要回學校去讀書。
回奧斯汀後,戴爾拿出全部儲蓄創辦戴爾電腦公司。當時他19歲。以每月續約一次的方式租了一個隻有一間房的辦事處,雇用了第一位雇員負責處理財務和行政工作——一名28歲的經理。他在一隻空盒子底上畫了戴爾電腦公司第一個廣告的草圖作為自己的廣告。朋友按草圖重繪後拿到報館去刊登。戴爾仍然專門直銷經他改裝的萬國商用機器公司個人電腦。第一個月營業額便達到18萬美元,第二個月26.5萬美元,不到一年的時間,他便每月售出個人電腦1000台。積極推行直銷、按客戶的要求裝配電腦、提供退貨還錢以及對失靈電腦“保證第二日登門修理”的服務舉措,為戴爾公司贏得了廣闊的市場。戴爾電腦公司鼓勵雇員提出新的主意。雇員提了一個主意之後,如果公司認為值得一試,那麼,即使後來證明不可行,雇員也會獲得獎賞。到了邁克爾·戴爾本應大學畢業的時候,他的公司每年營業額已達700萬美元。戴爾停止出售改裝電腦,轉為自行設計、生產和銷售自己的電腦。
今天,戴爾每年收入超過百億美元,電腦公司在全球16個國家設有附屬公司,雇員約有5500名。戴爾個人的財產,估計在2.5億到3億美元之間。
我們從戴爾的成功經驗中可以得到啟示:成功的根本在於行動。我們應該去嚐試實現自己的夢想,嚐試去做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事。行動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