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不要讓懶惰毀了你(2 / 2)

(3)是不是因為健康不佳而懶惰。其實,懶惰並不是健康的問題,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問題,有些人,盡管疾病纏身,還照樣勤奮努力不已。如果,身體真的有病,這種時候常愛拖延,要留意你的身體狀況,及時去治療,更不應該拖延。

(4)嚴格要求自己,磨煉你的意誌力。意誌薄弱的人常愛拖延。磨煉意誌力不妨從簡單的事情做起,每天堅持做一種簡單的事情,例如寫日記,隻要天天堅持,慢慢地就會養成勤勞的習慣。

(5)在整潔的環境裏工作不易分心,也不易拖延。把自己生活的環境整理好,使人身居其中感覺舒適,就會熱愛自己的生活,產生勤奮的動力。另外,備齊必要的工具也可加快工作進度,也可以避免拖延的借口。

(6)做好計劃。對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製定切實可行的計劃,要求自己嚴格按計劃行事,直到完成為止。

(7)公開你的計劃。在適當的場合,比如,在家庭裏,或者在朋友麵前,把你的計劃向大家宣布,這樣你就會自己約束自己,不敢拖延。

為了你的麵子,你不得不按時做完。

(8)嚴防掉進借口的陷阱。我們常常拖延著去做某些事情,總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找借口。例如“時間還很充足”、“現在動手為時尚早”、“現在做已經太遲了”、“準備工作還沒做好”、“這件事太早做完了,又會給我別的事”等等,不一而足。

(9)抱隻做十分鍾的打算。開始克服懶惰,不可能堅持很長時間,你可以給自己說:“隻幹一會兒,就10分鍾。”

10分鍾以後,很可能你興奮起來而不想罷手了。

(10)不給自己分心的機會。我們的注意力常常受外界的幹擾,不能夠投入工作,成為我們拖延偷懶的借口。把雜誌收起來,關掉電視,關上門,拉上窗簾等等。這樣,就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克服拖延的毛病,投入工作。

(11)留在現場。有些事情在開始做時,總會不順利,這就成為拖延偷懶的借口,我們會說放一放再說,轉身就走,這樣就無法克服懶惰的習慣。

強迫自己留在事情的現場不許走。

過一會兒,你可能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可能就不再拖延,你就會幹下去。

(12)避免做了一半就停下來。這樣很容易使人對事情產生棘手感、厭煩感。應該做到告一段落再停下來,會給你帶來一定的成就感,促使你對事情感興趣。

(13)先動手再說。三思而後行,往往成了拖延的借口。

有些事情應該當機立斷,說幹就幹,隻要幹起來了,你就不會偷懶,即使遇到問題,你也可以邊幹邊想,最終就會有結果。

(14)想想事情做完後將得到的回報,那是多麼愉快啊。

克服懶惰的辦法就是讓結果對他有一定的誘惑力。

我們從小教孩子:

去洗洗碗,幹完了有獎勵。

去洗衣服,洗完了可以看電視。

其實,我們自己要克服懶惰,也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勤勞的報酬,來激勵自己。

偷懶之後,我們就會覺得時間不夠用了,我們就會痛悔虛度一生。隻有戰勝懶惰,我們才能做時間的主人,從容不迫、豐富而多彩地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