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善於和你的男孩談心(1 / 2)

窮養真經

有些男孩遇到困難時,喜歡隱藏起來獨自處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可結果卻是越做越糟。因此,父母要善於和自己的男孩談心,通過彼此的交流引導孩子打開心結,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的思維和語言是密切聯係的,思維借助語言而實現,語言是思維的直接表現形式。一般來說,孩子通過語言將存在於自己頭腦中的經驗、思想和建議比較準確地傳達給他人,也通過語言接受對方的經驗、思想和建議,從而達到彼此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

因此,父母可通過語言與孩子充分交流,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協助他學會正確處理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有一位母親是這樣做的:

我的大兒子壯壯是一個性格開朗、情感豐富的孩子。但他活潑好動,有些頑皮,控製能力較差,在集體活動中好像並不能得到大家的喜愛。通過仔細觀察我發現,其實有些事情也並不是他的錯。有一次在盥洗室裏,小兒子浩浩與壯壯爭吵起來,浩浩動了手,而壯壯並沒有還手,隻是委屈地哭了。壯壯學會了自我控製,這是他的進步。於是,我對浩浩說,“今天,你們倆發生了矛盾,應該怎麼做才能使你們和好?”浩浩說:“我跟他說對不起。”我說:“很好,壯壯能原諒你就行。”壯壯不再哭了,並且原諒了浩浩。所以,原本壯壯是一個憨厚、寬容、孝敬父母,並且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和理解的好孩子,隻因為偶爾的控製能力差,才常常做出事與願違的事。

可見,父母要想深入男孩的內心世界,必須要了解孩子思想和情緒波動的緣由,然後對症下藥。那麼父母如何和男孩談心呢?總體上來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著手:

方法一:利用典型,善抓交流的機會

男孩自身和周圍環境裏隨時都可能發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時交流思想,其效果便會事半功倍。

一位初一的男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毆打,回家向父母訴苦。他的父母不是簡簡單單地安慰兒子,而是啟發他應如何應對這類事情,使他增強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護自己的方法。

一般來說,家長會之後是孩子們最急於和父母交流的時候,父母可抓住這個機會,及時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大致情況。

有一個剛上高一的男孩,他平時對自己的學習不夠重視,結果期中考試考得很糟糕。家長會後,他非常忐忑不安,迫切想要知道家長會的情況。然而母親並沒有大聲訓斥兒子,而是抓住這個敏感的教育時機,對兒子溫和地說:“兒子,家長會上我感到很難為情,我平時對你的關心實在是太少了。我現在隻希望我們能共同找出失敗的原因,爭取下次考出理想的成績。”這個男孩平時就很尊敬媽媽,所以他向媽媽坦誠地說出了自己貪玩、逃課的行為,並表示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果然,之後的每次考試他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