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是窮人》2002年5月出版,兩年時間裏,在中國內地發行的中文簡體版加印了九次;在香港、台灣、加拿大等地銷售的中文繁體版也頗有影響;並且版權輸出到經濟較為發達的韓國,韓文版也非常暢銷,加印了三次,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原以為,在一個以經濟生活為主流的社會裏,窮人是沒有發言權的,在窮富的問題上,窮人說的哪怕句句是真理,也沒有人聽。曾經有股民譏諷股評家,“你自己都看準了,何不自己去炒,還來賣嘴皮子混飯!”窮人的狀況也是一樣,落泊之人,除了歎氣訴苦,是沒有資格指導別人的。
然而,這本土生土長的《你為什麼是窮人》卻在相對發達的海外暢銷了,說明天下窮人是一家,問題都是一致的,都需要找到答案。
我不能說我這本書給了窮人答案,但是給了窮人一個思考的角度,給了一種正視的勇氣,也給了一種自信。
窮人其實從來沒有停止過思考,但是他們卻往往不敢承認自己得出的結論。
窮人不敢正視現實。傷口太血淋淋了,傷者往往會背過臉去。女人被毀了容,家人也常常會善意地藏起鏡子,不讓她看到真相。所以我們在書店裏看到寫給窮人的書,除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心靈雞湯”,就是一些華而不實的“致富寶典”,讀了無害而已。
寫書的人忌諱說窮,是怕戳了窮人的痛處,傷了窮人的麵子,搞得大家都不好過。再說了,出書總要賺錢,說那些讓窮人不高興的話,唾沫就不能轉化為經濟,豈不是虧本的事?
一個女人長得醜,旁人一定不能說她醜,這是一種禮貌。所以越沒人說你窮,其實你就越窮。隻有富人才敢大膽暴露他當年揭不開鍋的事,現在他海鮮吃膩了,來告訴你他喜歡野菜了。
窮人的窮是說不出口的,要正視自己的真實狀況,確實需要勇氣。你為什麼是窮人?是什麼造成了你的窮?你的出路在哪裏?人生怎樣才算幸福?
多問幾個“為什麼”,有好處。
我這本書之所以受到歡迎,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我說出了真相。說出真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有勇氣,還要有能力。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從哲學的意義上來說,也沒有絕對的真相,所以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我隻能努力把事情看清,努力把看清的事情準確地說出來。
說真相不僅需要有說真相的嘴巴,還要有聽真相的耳朵。
2003年底,我在吉林大學演講時,一個學生站起來,高舉著一本綠皮書質問道:“你講得很好,但是你的很多內容為什麼都和這本書相同?!”他手裏舉著的是一本名為《富人憑什麼》的精裝書,署有“[美]邁克爾·伯利斯坦著”,封麵上赫然印著“投資大師巴菲特推薦”。不錯,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他親自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序,熱情洋溢地讚道:“我相信邁克爾·伯利斯坦比我說得更好,他在書中已經把富人的秘密全部揭示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