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1)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麵子”這個東西,它總是與一個人的人格、自尊、榮譽、威信、影響、體麵等聯係在一起。

一個人一旦被辱及了“麵子”,那真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所以,與人相處,一定要給對方“麵子”。因為,如果你傷了對方麵子,那麼你將會遭受最猛烈的回擊。

一位外國學者說:“為了保持體麵,在中國人中產生出外國人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出來的‘麵子’經。‘好麵子’是抬高體麵;‘失麵子’是失去體麵,失去麵子就等於精神上的死;不要麵子就是不去構築體麵。不論什麼樣溫順善良病弱的中國人,為了‘麵子’可以同任何強者搏鬥。當‘麵子’受到損害而無力恢複時,會表現出相當的高傲。因為表現不出這種高傲而激憤至死者不計其數。”

“麵子”也是不能被撕破的,撕破“麵子”,就意味著拋棄了一切做人的尊嚴。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人,真是撕破了臉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意思說,一些人已經連做人的起碼要求都不要了,做什麼事情都是不會感到慚愧的。

可見,人不能不要“麵子”,否則他就難以生存在社會當中,然而,人也不能將“麵子”作為一個“包袱”來背著,這樣的生活過於沉重、壓抑、甚至痛苦。“死要麵子活受罪”,說的就是一些人為了“愛麵子”甚至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即使受罪也無所顧忌了。

譬如,有的人原本很窮,卻“死要麵子”,“勒緊褲腰帶”與人比闊。有的人,為了“死要麵子”,四處吹噓自己如何如何“有能耐”、“能辦事”,無限誇大自己的所謂“後台”是怎樣怎樣的“硬”。有的人明明意外成功,明明是自己“喜出望外”,激動異常,卻“死要麵子”,故作“深沉”,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有的人為了“麵子”,犯了錯誤“死不認賬”,即使被揭穿也要死撐到底,甚至要倒打一耙,推卸錯誤……

如今,市場經濟的法則不是教人不要“麵子”,而是市場經濟越發展,越要求人人都要講究“麵子”,有“誠信”,否則,誰都不會是贏家。然而,也不能太在乎“麵子”,否則,吃虧、受罪的總是你。

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們不是佛,我們是人,都是凡夫俗子,沒有必要“死要麵子”受那份“地獄”之罪。

窮人在“死要麵子”中承受的不僅僅是窮的痛苦,還有心理的壓力。所以,要麵子也要有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