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1)

有兩種人,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把他們區分:麵對同樣的一袋土豆,一種人會首先留下一部分用於播種,而另一種人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吃掉。這就是深謀遠慮和急功近利的差異。

窮人往往會犯後者的毛病,在利益麵前,急於求成,心情浮躁,到頭來,願望化為泡影,一事無成!

有一個青年人,他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卻拿出了三塊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麵前:“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擇哪塊?”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請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塊西瓜遞給青年,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起了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麵前晃了晃,大口吃起來。青年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無青年的瓜大,卻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塊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占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對青年說:“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隻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世間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不二法門。不論什麼時候,一切急功近利的思想與行為都是一種短視,都是非常有害的。

財富的獲取也是這個道理,一定要目光長遠,而不要隻盯著眼前的一點點利益,要學會朝著目標不停頓地努力,這是謀財的惟一選擇,也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生命沒有草稿,年華不容浪費。

實現你人生的最大價值,讓野心、理想和夢想變成伸手可及的現實,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利益。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鎮江的金山寺,麵對來來往往的船隻,乾隆問身邊的僧人說:“這江麵上一天有多少船隻通過呀?”那個高僧就告訴他說:“隻有兩隻,一隻為名,一隻為利。”

芸芸眾生,一生都要麵對名和利這兩條船。凡人之所以不能獲得大利,就是因為凡人隻看重眼前的利益,被眼前的利益所囚困,迷惑了雙眼,消磨了鬥誌,沉溺在既得利益的溫柔鄉裏,不思進取,喪失了做人的銳氣與闖勁,隻在一個層次上徘徊,沒有創新,不敢突破。

富人想在別人前麵,走在別人前麵。所以說:

窮人窮思維,富人富理念。

窮人為金錢而工作,富人讓金錢為自己工作。

窮人用今天的錢,富人用明天的錢。

窮人盲目消費,富人著意投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