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1)

有一位武術大師隱居於山林中。

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裏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麵的竅門。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大師正從山穀裏挑水回來。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裏水都沒有裝滿。按他們的想象,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

他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麼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不解。大師從他們中拉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穀裏打了兩滿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

“那麼大師,請問具體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裏畫了一條線。

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低呢?”

大師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這樣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挑水如同武術,武術如同做人。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目標,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隻有一種能力確實被培養完善了,才可以向下一個階段前進。當一種能力還未培養成熟和完全掌握時就想進入下一個更高的階段,這種驕傲自大的心理或急於求成的處事方法,隻能導致好不容易才萌芽的能力漸漸喪失。

一個人量力而行是明智的,循序漸進地逐步實現目標,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好高騖遠,想一蹴而就,不但寸步難行,使你失望,而且會加深挫折感。

富人的工作、事業,外人看起來有種駕輕就熟的感覺,窮人總感覺富人是因為有錢才會那麼遊刃有餘,其實不然,富人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懂得適時地給自己畫好底線,創業初期,畫低些,隨著規模的擴大和個人能力的提升,再恰當地選擇好更高、更適宜的底線,如此才能掌控好自己、掌控好企業,進而掌控好為自己賺錢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