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到手的財富,很多窮人也因為太小,而不屑一顧。
有兩個年輕人一同尋找工作,一個是畢業於水電係的學生甲,一個是畢業於經濟係的學生乙。
他們發現一枚硬幣躺在地上,學生甲看也不看地走了過去,學生乙卻激動地將它撿起。
學生甲對學生乙的舉動露出鄙夷之色說:“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
學生乙望著遠去的甲學生心生感慨:讓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那才是笨蛋!
兩個人同時走進一家公司。公司很孝工作很累、工資也低,學生甲不屑一顧地走了,而學生乙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兩年後,兩人在街上相遇,學生乙已成了老板,而學生甲還在尋找工作。
學生甲對此不可理解,說:
“你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能這麼快地‘發’了?”
學生乙說:
“因為我沒有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邁過去。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財呢?”
學生甲並非不喜歡錢,可他眼睛盯著的是大錢而不是小錢,所以他的錢總在明天。這就是問題的答案!
生意無大校
沒有做過生意的人,就不是生意人,盡管每天和商品打交道,也隻是一個消費者。
窮人常常根據消費經驗,將生意分成大小等級,以為那些投資少、單價低的生意是小生意,反之,則是大生意,比如經營房地產的必定是大老板,而從事柴米油鹽的可能就是小商販。
其實生意的大小是由需求的大小決定的,當絕大部分老百姓還對他們積蓄一輩子也買不起的高檔住宅望洋興歎時,房地產這盛產大老板的行業就成了吞噬資金的黑洞。相反,在一般人最瞧不起的農村,專門向那些穿得破舊、用得節儉的農民提供飼料和化肥的經營者中,卻出了真正大腕級的巨商。
窮人不屑於賺小錢,殊不知,大錢都是小錢堆積起來的,沒有賺小錢的基礎和總結,哪會有大錢的滾滾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