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陸虎臣心中越發銜恨。回到衙門去,連夜上奏章參年羹堯,說他有大逆之罪五,欺閣之罪九,膺越之罪十六,狂妄之罪十三,專擅之罪六,貪贓之罪十八,忌刻之罪六,侵蝕之罪十五,殘忍之罪四,共計九十二大罪。按律便該淩遲處死。這本奏章,真是年羹堯的催命符;聖旨下來,姑念年羹堯平定青海有功,著交步軍統領阿齊圖監賜自裁。年富倚仗父勢,無惡不作,著即正法。年遐齡、年希堯,著被奪爵位,免議處分。所有年羹堯家產,盡數查抄入官。這道聖旨下去,年氏全家從此休矣。這雖是年羹堯驕橫獲罪,也是雍正皇帝有意要毀滅功臣的深意。
當時,年羹堯雖死了,卻還有國舅隆科多和大學士張廷玉,將軍鄂爾泰等三人在世。他三人都是參與密謀的,雍正皇帝刻刻在念,總想一齊除去他們,苦得沒有因由。那時,凡是朝廷外放的大員,皇帝便派一個親信的人,暗地裏去充他的幕友,或是親隨,監察著那大員的舉動,悄悄的報入宮廷。
內中單說一位河東總督田文鏡,他和鄂爾泰、李敏達一班大臣,最是莫逆。他外放的時候,李敏達薦一位鄒師爺給他。田文鏡因為鄒師爺是李敏達薦的,便格外看重他,諸事和他商量。鄒師爺問田文鏡道:“明公願做一個名臣嗎?”那田文鏡當然說願做一個名臣。烏傳師爺說道:“東翁既願做一個名臣,我也願做一個名幕。”田文鏡問道:“做名幕怎樣?”烏陣師爺道:“願主公給我大權,諸事任我做去,莫來顧問。”文鏡問:“先生要做什麼事?”鄒師爺道:“我打算替主公上一本奏章,那奏章裏麵說的話,卻一個字也不許主公知道;這本奏章一上,主公的大功便告成了。”
田文鏡看他說話很有膽量,便答應了他。烏陣師爺一夜不眠,寫成一本奏章,請田文鏡拜發。那奏章到了京裏,皇帝一看,見是彈勃國舅隆科多的奏本,說他枉法貪贓,庇護年羹堯,又恃功驕橫,私藏玉碟,謀為不軌,種種不法行為。皇帝看了,正中下懷,便下旨削去隆科多官爵,交順承郡王錫保嚴刑審問。隆科多是擁戴的元勳,他見皇帝翻了臉,如何肯服;當順承郡王審問的時候,他便破口大罵,又把皇帝做郡王的時候如何謀害太子,如何私改遺詔,給他統統說個痛快。那順承郡王見他說的太不像話,便也不敢多問;一麵把隆科多打入囚牢,一麵具題擬奏。說隆科多種種不法,罪無可恕,擬斬立決。後來修太妃知道了,親自去替他哥哥求皇上饒命。皇帝也念他從前的功勞,饒他一死。下諭道:念隆科多是先朝的舊臣,免其一死,著於暢春園外築室三間,永遠監禁。妻子家產免與抄沒。這樣一辦,雍正皇帝又了卻一筆心事。那田文鏡從此名氣便大起來,皇上傳諭嘉獎,又賞了他許多珍貴物品;內而廷臣,外而督撫,都見了他害怕。因為這件事體,田總督又送了鄒師爺一千兩銀子。
鄒師爺見總督重用他,便飛揚跋鹿起來,在外麵包攬詞訟,占淫民婦,無所不為。這風聲傳到總督耳朵裏,如何能容得,立刻把鄒師爺辭退了。這鄒師爺走出衙門,也不回家,便在總督衙門口買一座屋子住下,終日遊山玩水,問柳尋花。說也奇怪,這田文鏡自從辭退鄒師爺以後,便另請了一位幕友;每逢奏事,總遭駁回,有時還要傳旨申斥。田文鏡害怕起來,托人依舊去請教這位鄒師爺;那部師爺大搭其架子,不肯再來。後來經中間人再三說項,烏體先生說出兩個條件來:第一件,不進衙門,在家裏辦公;第二件,每天須送五十兩紋銀元寶一隻。田總督為保全自己的功名起見,便也沒奈何,一一答應了他。從此以後,烏腸師爺住在家裏,每天見桌上擱著一隻元寶,他便辦公;倘然沒有元寶,他便擱筆。直到田文鏡逝世,那皇帝的恩典還是十分隆厚,聖旨下來,賜溢端肅,在開封府城裏建立專祠,入祀豫省賢良祠。後來這位鄒師爺,也不知去向。人家打聽出來,這位鄒師爺原是皇帝派他去監督田總督的。你想這雍正皇帝的手段,可厲害不厲害?
那時有一位福建按察使王士俊,他進京陛見;臨走的時候,大學士張廷玉薦一個親隨給他。這王士俊帶他到任上,便十分重視他,那親隨也十分忠心。光陰似箭,轉眼已是三年;王士俊因有要事要進京去請訓,這親隨便於前三日告辭。王士俊留著他,說:“你家在京裏,我也要進京,俺們一塊兒走,豈不很好?”那親隨笑笑說道:“不瞞大人說,俺本不是什麼親隨,原是皇上打發俺來暗地察看著大人的;如今大人做了三年按察使,十分清正,俺便先回京去,替大人報告皇上。”那王士俊聽了嚇得連連向這親隨作揖,嘴裏說:“總總要老哥照拂。”這個風聲傳出去,那班外任官員,個個心驚膽戰時時防備衙門裏有人在暗地裏監督他。
鄂爾泰和張廷玉兩人,見隆科多得了罪,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便不覺自危。張廷玉十分乖巧,即上奏章告老回鄉。皇帝假意挽留他,張廷玉一再上本告休,皇帝便準了他的奏。又在崇政殿賜宴餞行。在席上皇帝禦筆寫一副“天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的對聯,賞張廷玉拿回家去張掛。張廷玉回家以後,皇帝要買服他的心,常常拿內架的銀錢賞他,一賞便是一萬;十年裏麵,賞了六次。張廷玉屢次辭謝,聖旨下來,說汝父清白傳家,汝遵守家訓,屏絕饋遺,聯不忍令汝以家事縈心。張廷玉無法可想,在家裏造了一座“賜金園”,算是感激皇恩的意思。
張廷玉有一位姊姊姚氏,年輕守寡;頗有智謀,她見雍正皇帝毀滅功臣的手段,知道皇上的心是反複不定的,便回家和張廷玉說明,把廷玉的家財圖書細軟等物,統統搬到她夫家去。果然隔了幾年,不出她所料,皇上聖旨下來,著兩江總督查看張廷玉家產,收沒入官。後來他兄弟親友怕被張廷玉拖累,便大家捐助十萬塊錢,擱在他家裏,待總督來查看。後來兩江總督把十萬家產提存在江寧藩庫裏,雖說聖旨下來,發還張廷玉的家產,張廷玉也不敢去具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