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後,病人出現思維障礙,說話不知所雲,不能按正常邏輯分析問題,存在被害妄想,情感方麵的障礙表現在病人的情緒極具變化,一會兒大哭,一會兒大笑,一會兒對人大發雷霆,意誌行為障礙表現在生活懶散,不修邊幅,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社會功能退化,無法工作、學習,生活粗枝大葉、丟三落四,做什麼都心不在焉的樣子。在幻覺、妄想的情況下,病人喪失人格,在衝動下傷人、破壞公物,做出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作為輔助手段,具體配合要視病人的病情而定,即使是同一類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處在不同時期,心理特點也不盡相同。
淩晨時分,值班民警肖禾接到110指揮中心的電話,說是他負責轄區的一個社區裏有人要殺人。肖禾一聽地址,正是距離派出所不太遠的那個社區,肖禾馬上叫醒同事,驅車趕到現場。肖禾從樓下看到,一名男子正站在六樓陽台的護欄處,手裏拿著什麼,向室內左右揮舞著。肖禾詢問了現場,得知男子名叫張強,18歲,患有精神病,報警的則是他的父親。張強今年18歲,高考失利後出現精神失常,一個星期前剛從醫院回家。
張強母親早逝,家裏隻有父親和妹妹,妹妹今年15歲,以全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市立第一中學。張強從小成績出色,奈何兩次重要的考試——中考和高考相繼失利,張強高考落榜,妹妹卻順利考入市重點中學,父親把對他的寵愛全部轉移到女兒身上,時不時地奚落張強,“白費我對你的一番心思了,看看你妹妹,再看看你……”
張強從小對考試看得特別重,一方麵父親對他管教嚴厲,另一方麵,強烈的好勝心不允許他考試失敗。偶爾在小考中失利,張強就表現得非常憤怒,一方麵對他人,更多的是對自己。三年前,張強已經發作過一次,隻是父親沒當回事兒。中考失敗後,心高氣傲的張強隻能去念二類高中,第一年裏,他孤僻、自閉,常常把自己鎖在屋子裏,不和任何人來往。每當妹妹表現出色,得到父親的誇獎,張強就在家裏大發脾氣,拒絕和任何人說話。
高考前,張強對父親說:“我一定考個好成績給你看看。”父親以為他已經走出了中考失敗的陰影,沒想到再次發揮失常,父親大失所望,張強自己也承受不住了。發榜後,張強懷疑自己的分數評錯了,大費周章地去查考卷,考卷沒查出問題,張強便懷疑有人作弊,抄到了他的考卷,“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打高分?”父親無法招架發起瘋來的張強,遂把他送到精神衛生中心,醫生診斷為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在住院部治療兩個月後,張強說他想回家,父親不顧醫生勸阻,把他帶回家。回到家不到一個星期,張強便再次發作,並把矛頭指向妹妹,說妹妹派人搶走了他的智慧,妹妹是壞人派來害他的,揚言要殺了妹妹,然後自殺。在肖禾等人的幫助下,張強被製伏,父親雖然萬分不情願,還是把他送回了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