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自卑的孩子一般都有著比較敏感脆弱的神經,這樣的孩子是經常遇到一些挫折打擊的。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注意滿足自我,讓孩子學會知足常樂。在學習上,不要讓孩子把目標定得太高。因為,太高的目標隻會讓孩子重重地跌下來,一次又一次地嚐到挫敗。如果孩子定的是一個適宜的目標,那麼,孩子就容易獲得成功。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最好的激勵,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能夠達到自己所定的目標之後,可以嚐試著調整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地朝前走,在不斷成功的激勵中,孩子的自信心也會不斷地增強。
當孩子遭遇失敗,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
當孩子經曆了一些挫折和失敗之後,可能就會因此而產生一種消極的意識,並且從此就害怕麵對挫折。一旦讓孩子再次麵對挫折的時候,孩子在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自我挫敗”。其實,自我挫敗就是指當孩子在準備去做某件事情之前,自己設想了許多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並且被其嚇倒,從而就產生了憂慮和恐懼,認為自己必然會失敗。既然失敗是必然的,也就不想麵對這件事情了,於是就會選擇回避。麵對孩子這樣的行為,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困難,走出這個誤區。
記得曾經在某個刊物上看到過一則這樣的故事,說有一青年去醫院看病,醫生錯誤診斷他患有癌症。於是他就堅信自己患了癌症,整天惶惶不安,夜不能寐。一年後,他再去醫院複查,發現真的患了癌症。還有一件事情則是完全相反,有一老者被檢查出患了癌症,但是,其家人和醫生都對其說隻不過是一種普通的病。老者聽了醫生的話,堅信自己隻不過是患了普通的病,沒有什麼大礙。因此,老者還是照樣每天早晨都去公園溜溜鳥,散散心,鍛煉一下身體。就這樣過了半年,當老者再次去醫院檢查身體的時候,醫生直呼“奇跡”。原來,老者身體裏的癌細胞已經完全不見了。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心理的作用——意識可以左右事物的發展。
再比如,有一個孩子在期末考試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是,他無意間聽老師說這次的考試會很難,於是,他就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準備和能力,甚至在考試之前就對同學說自己很可能會考砸。當考卷發現來之後,他前前後後把考卷翻了一遍,果然,這次的考題很難,但是,這些題目卻都是他複習過的。然而,他的信心已經全沒了,根本就看不下去題目,考試當然失敗了。這個孩子的行為就是自我挫敗的表現。
孩子自我挫敗心理還會有以下的表現:
◆過多地注意別人的評價,太過關心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這樣的孩子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讚揚,但同時,他們又會擔心和懷疑自己能否得到別人的讚揚。
◆對自己總是持有一定的否定態度。比如,當他們在準備去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會設想出許多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並被困難和障礙所嚇倒,總是覺得失敗就在等著自己,從而認為自己沒有做這件事的能力。
◆他們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經常會認為別人都在注視自己、議論自己,如果是在人多或是陌生的地方,就越會覺得不自在,一舉一動都會有著重重的顧慮。他們有著超強的榮譽感、自尊心以及虛榮心,所以,當有些事情一旦不能如他們的願,就會煩悶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