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淘汰才能不斷進步——達維多定律(1 / 2)

要進行自我淘汰,就要有憂患意識。憂患意識,顧名思義就是要求我們保持一種居安思危的理念。而這種理念生成的前提就是要求我們擁有認清形勢、掌握全局、勤於思考、不斷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對組織、個人目前的現狀不能保持自滿的心態,不靠山吃山,要對未來的變化保持足夠的敏銳,認識到隨著市場的變化,組織和個人的優勢有可能變成劣勢,需要我們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組織和個人的策略。

要進行自我淘汰,就要敢於舍棄。人對安全感有強烈的需要,所以常常會在自己熟悉的事情上舍不得放手,尤其是麵對未知的恐懼時,放棄當前擁有的則顯得更加艱難。進行自我淘汰,本質上是淘汰沒有發展前途的事物,但從個人情感上來說,那是熟悉的、給人安全感的事物,情感上不是那麼容易割舍。作為領導者,不能感情用事,須知:當前的不舍,未來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必須敢於舍棄那些沒有發展前途的事物。

要進行自我淘汰,就要進行創新。用新的思想、新的產品取代舊的思想和產品,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創新,就要在原來的基礎上,以新、奇、異為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造出符合市場最新需要的產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隻有這樣,才能奪先機之時,贏先機之利,方能製先機之勝。

【延伸閱讀】

20世紀90年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偕夫人希拉裏出席一個為殘疾人謀求職業的儀式,與此同時,一名美國運動員退役的新聞發布會正在這個國家的另一處舉行。身為一個球迷,克林頓忍不住在儀式上說了毫無幹係的一番話:“在我的一生中,還沒有看到有其他運動員能將頭腦、身體和精神諸項素質結合得像他那樣完美。我認為美國的體育迷用一到兩天的時間發出‘喔啊''的感歎是很正常的。如萊特兄弟與其他的美國先驅一樣,他證明了人類確實可以飛翔!”那一年這名運動員36周歲。幾個月以前,他用一次匪夷所思的出手為NBA留下了一道曼妙的曲線,以87比86的比分助芝加哥公牛隊反敗為勝,並為自己摘得第六枚總冠軍戒指。這個人就是“飛人”——喬丹。

是什麼讓喬丹獲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呢?答案是:教練的一句話。在喬丹還是個不太知名的球員時,一場比賽勝利後,喬丹和同伴正沾沾自喜地暢談勝利的喜悅,教練卻未露出笑容,而是把喬丹拉到一旁,嚴肅地批評了一通,其中的一句話使喬丹永銘於心:“你是一個優秀的隊員,可今天的比賽場上,你發揮得極差,完全沒有突破,這不是我想象中的喬丹,你要想在美國籃球界一鳴驚人,必須時刻記住——要學會自我淘汰,淘汰掉昨天的你,淘汰掉自我滿足的你……”喬丹就是憑借著這位教練的一句話,衝進了芝加哥公牛隊。後來,他成為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家喻戶曉的“飛人喬丹”。

要進行自我淘汰,就要有憂患意識。憂患意識,顧名思義就是要求我們保持一種居安思危的理念。而這種理念生成的前提就是要求我們擁有認清形勢、掌握全局、勤於思考、不斷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對組織、個人目前的現狀不能保持自滿的心態,不靠山吃山,要對未來的變化保持足夠的敏銳,認識到隨著市場的變化,組織和個人的優勢有可能變成劣勢,需要我們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組織和個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