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卡耐基教你如何委婉批評自尊心強的人(2 / 3)

經過認真地考慮,卡耐基得出結論——約瑟芬19歲的能力,比自己那時可要強多了,而自己並沒有經常稱讚約瑟芬,反而還嚴厲地指責批評她。

從此以後,當卡耐基希望約瑟芬注意她的錯誤和改正錯誤時,他總是這樣說:“約瑟芬,你做錯了一件事,但上帝知道,我所做的許多錯事比這更糟糕。你當然不是天生就具有判斷力的,那隻能從經驗中得來。你比我在你這年齡時強多了,我自己也曾犯過許多愚蠢的錯誤,所以我不願意批評你或任何人。但如果你按某種方法去做的話,你想那不是更聰明嗎?”

這樣充滿讚美和善意的批評,約瑟芬自然能接受。她不斷改正自己的不足,後來成為了一位很能幹的秘書。

所以,如果批評者在談話剛開始時就先謙遜地承認自己的不當、不足,然後再指出別人的錯誤,並發自善意地希望對方不要重蹈覆轍,那麼這樣的情形不是好太多嗎?

卡耐基介紹過馬裏蘭州提蒙尼姆市的克勞倫斯·周哈幸的事情。這位先生發現自己15歲的兒子大衛正在抽煙。這當然是不好的。他和妻子都希望兒子不要這樣。但是,由於這位先生和妻子都抽煙,就失去了批評兒子的資格。怎麼辦呢?

他是這樣對兒子說的:“我在你這麼大時就開始抽煙,尼古丁最終戰勝了我,使我上了癮。你看,現在我的咳嗽很厲害,一參加運動就喘個不停。”他沒有批評兒子吸煙不對,也沒有勸他不要吸煙或警告他吸煙的害處。隻是告訴他自己如何吸上煙並深受其害的。後來,大衛思考之後,決定在高中畢業前不吸煙。直到現在,他也確實沒有吸過煙。

一個人即使還沒有改正他的錯誤,但隻要在談話開始時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將有助於幫助另一個人改變其行為。當然,這時候的批評是隱形的,我們話語裏更多的應該是真誠、友善和謙遜,以感召他人。如果運用得當,相信,這一溝通術必然有助於我們在人際關係上創造奇跡。

一言以蔽之,要引導一個人改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激起他的反感,請采用下麵的溝通術——批評對方之前,先承認自己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或者不妨先指出自己的錯誤。

把“但是”變成“而且”

卡耐基先生曾經說:“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某些長處表示讚賞後,再聽到批評,心裏往往會好受得多。”

在生活中,這種批評方式被廣泛地運用。父母批評孩子,可能會說:“你這次考得分數很高,進步很大。我們很為你高興。但是,如果你下次能不那麼馬虎,會更好的。”美國化妝品牌玫琳凱集團的創始人玫琳凱女士也建議使用與此相似的“讚美—批評—讚美”的“三明治”批評法。

但是,隨著這種溝通術的使用,它也變得不再那麼適用。因為當人們聽到“但是”之前,會感覺很高興。但當他聽到“但是”時,馬上就會懷疑這個稱讚的可信度。甚至人們會認為,這種稱讚隻是批評他失敗的一種開頭而已。鑒於這一批評方法的可信度遭到了曲解,我們也許就不能達到批評的目的了。

那怎麼辦呢?

並不一定要出現“但是”的字眼。對那些不願接受直接批評的人,如果能用讚美間接地讓他們去麵對自己的錯誤,就會收到非常神奇的效果。

美國最富於口才的牧師、演說家亨利·華德·畢切爾於1887年3月8日去世了。另一名演說家萊曼·阿伯特,應邀在下個周日向那些因畢切爾去世而傷心不已的牧師做一番演講。萊曼急於取得成功,把演講詞改了又改,小心潤飾。然後,他將演講詞讀給他妻子聽。

說實話,演講詞寫得並不合適。如果是其他人可能會說:“萊曼,糟極了,絕對不能用。你會讓那些聽眾都睡著的,那聽起來像一本百科全書。你傳道這麼多年,應該能寫得更好。你如果念那篇東西,一定會砸自己的台。”如果他的妻子這麼說,那麼必然打擊了萊曼的積極性和信心。

萊曼的妻子很有智慧,她是這樣說的:“親愛的,如果演講詞寄給《北美評論》,一定是一篇極好的文章。”換言之,她稱讚了這篇演講詞,同時又很巧妙地暗示丈夫不能用這篇演講詞去演講。

萊曼·阿伯特自然明白不足在哪裏。他幹脆將他精心準備的底稿撕碎,後來連大綱都不用,很自然地作了演講。

真正對人有益的話也可以包上一層糖衣,良好的溝通才能使雙方心生由衷的快樂。所以,不妨委婉地指出對方的錯誤。當然,如果你不直接指出對方的不足,而是告訴對方改正的方向,也能達到效果。比如,上司對總遲到的下屬說:“我真以你為榮,喬治。你這個月的考勤很不錯。而且,我相信,隻要你堅持下去,你以後的全勤獎不成問題。”喬治自然會接受這種稱讚,並且會繼續朝好的方麵努力。

美國陸軍第542分校的士官長哈雷·凱塞在訓練預備役軍官時,遭遇了一個難題:預備役軍人往往認為自己仍然是普通民眾,所以不願按照軍隊的規定把頭發剪短。以前,士官長都會向軍官們吼叫,批評他們不守規定並強迫他們把頭發剪短。

但是,凱塞並不願意這麼做,因為這會傷及軍官們的自尊心。他想了一個辦法,對軍官們說:“各位先生,你們都是領導,自然知道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方法了。你們總是為你們所領導的人做好榜樣。這一點很值得稱讚。

“昨天,大家都知道了軍隊對頭發的規定。雖然我的頭發比你們有些人的頭發要短得多,但為了以身作則,今天我也去理發,你們可以對著鏡子看看。如果你們想做個榜樣的話,是不是應該理發了?如果有需要的話,我會幫你們安排時間去營區理發部理發的。”

果然,幾個軍官去鏡子麵前看了看,下午就去理發部理了發。第二天,凱塞在訓練之前,稱讚這些人具備了領導者的氣質。於是,更多的人遵守規定去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