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1.詞彙數100左右;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3.結束語已為你寫好。

這道英語作文題就是從內容(個人簡介、求助內容、約定時間、聯係方式)和形式(寫信,詞彙數100左右)兩個方麵規定了考生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也正是契合英語“任務教學法”的主張,即強調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材料,如報刊上的文章、小說、廣告、通知、書信等,讓學生在學習表達中涉及真正意義的交流,提高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應用能力。

從2014年起,全國新課標卷Ⅰ作文試題已經開始流露出寫作任務的導向——材料設定是在“山羊過獨木橋”比賽時,雙方選手互相抱住並轉換位置過橋,這種做法引發了觀眾、運動員和裁判員的激烈爭論。爭議性與寫作視角的多元性在這個作文材料中已初步顯現。到2015年,全國卷Ⅰ、Ⅱ則在作文題幹中明確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寫作要求,即寫作任務。

一、樣題分析與診斷

【寫作任務展示1】

2015年全國卷Ⅰ的寫作任務: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2015年全國卷Ⅱ的寫作任務: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任務指令分析】

卷Ⅰ要求考生就“女兒舉報”事件,給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屬於“做決定式任務”,所謂“做決定”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這封信寫給誰;二是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卷Ⅱ要求考生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的推選標準,並優中選優,屬於“交換意見式任務”,“交換意見”主要體現在“思考、權衡與選擇”之後的“無須達成一致”上,也就是說,三個人物中,考生選擇任何一個人“更具風采”都是可以的,但是又必須在三者之中進行選擇,超出此範圍無效。

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張開在對2015年高考作文的命題特點及相關問題進行解讀的文章《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中指出:目前通行的材料作文測試形式尤其是事件類和事理類兩大題型,經多年實踐已基本成熟,材料作文題給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間、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時,也暴露出“容易套作”等問題。因此,作文題目命製需要作出調整。最終呈現出來的2015年高考作文的兩道題目,都是體現了選擇性、探究性、防套性等指標的“任務驅動型作文”。

從2015年全國卷Ⅰ、全國卷Ⅱ作文題的任務指令看,寫作要求是比較明確具體的,是在承繼傳統材料作文自主空間大、立意角度多元等優勢的基礎上,做出的新的嚐試和探索。通過“小陳舉報父親”“風采人物評選”等具體情境設置,讓學生寫作時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從而更有效地規避套作和宿構,其中暗含著教育改革、考試改革與國際接軌的意圖。

注意:1.詞彙數100左右;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3.結束語已為你寫好。

這道英語作文題就是從內容(個人簡介、求助內容、約定時間、聯係方式)和形式(寫信,詞彙數100左右)兩個方麵規定了考生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也正是契合英語“任務教學法”的主張,即強調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材料,如報刊上的文章、小說、廣告、通知、書信等,讓學生在學習表達中涉及真正意義的交流,提高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應用能力。

從2014年起,全國新課標卷Ⅰ作文試題已經開始流露出寫作任務的導向——材料設定是在“山羊過獨木橋”比賽時,雙方選手互相抱住並轉換位置過橋,這種做法引發了觀眾、運動員和裁判員的激烈爭論。爭議性與寫作視角的多元性在這個作文材料中已初步顯現。到2015年,全國卷Ⅰ、Ⅱ則在作文題幹中明確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寫作要求,即寫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