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舞是反種族主義的,它會把所有的種族結合起來,混血、白人、黑人,等等。它是一個混合的產物,它自非洲,來到巴伊亞州,先是黑人跳,再是白人、混血跳,它集合了所有種族的人,是巴西特有的一種文化。
如今,桑巴舞學校在巴西各地蔚然成風,它已不僅是黑人文化的代表,也是巴西多元文化融合的一麵旗幟。桑巴舞很快成為了狂歡節上必不可少的盛宴,也逐漸成為狂歡節的代名詞。在狂歡節上,各個桑巴舞學校會進行激烈的競賽,所有的選手都來自平民百姓,白天他們可能是超市的售貨員、清潔工、白領、政府工作人員,但是到了晚上,到了桑巴舞學校,他們都成為這支桑巴舞隊伍中的一員。他們全年都在刻苦排練,以掌握步伐和節奏,為的就是能在狂歡節上拿到名次,也就可能由此改變命運。
如今的桑巴舞,大多伴隨著節奏鮮明、粗獷的音樂,主要由弦樂、打擊樂和歌手共同完成。桑巴舞是一種集體性的交誼舞蹈,舞步簡單,大幅度地活動身體,服裝也更加講究,女演員大多穿著色彩豔麗的拖地長裙,或在身體上塗上彩繪圖案,再配上華麗的頭飾,而舞者熱情激動的舞姿足以令人震撼。
有人說,桑巴已經滲透進了巴西人的血液之中,這樣的說法恐怕絲毫沒有誇張的成分。桑巴幾乎成了巴西的代名詞,是象征著巴西激情和活力的民族符號。狂歡節如此激發了巴西人對於節日的想象力和熱愛,除了音樂的韻律和節奏外,在桑巴舞的服飾上,巴西人也在下著功夫,用盡了自己的創造力。
戰舞,戰武
巴西一位非常著名的流行音樂的創作者若賓曾經自豪地說過這樣的話:“全世界隻有三個國家的流行音樂可以一談,那就是巴西、古巴和美國,剩下都是過眼雲煙。”他對自己的音樂真是超級自豪。巴西的音樂舞蹈裏充滿著文化亂燉的色彩,桑巴從非洲傳播而來,融合了古巴、西班牙、葡萄牙的藝術元素,而它的音樂甚至把肖邦的元素,把巴西原住民的一些鼓點,把非洲的音樂也融合到了一起。所以說,巴西的文化亂燉正是這個國家特有的一種融合。
與桑巴舞的起源相似,在巴西還有另外一種舞蹈,隱藏在如今城市的喧囂之中。在薩爾瓦多的老城區,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裏聚集著一群身穿白色衣服的舞者,在音樂的韻律下他們翩翩起舞,這是來自安哥拉的戰舞樂隊。然而,他們的舞姿卻不像桑巴舞那樣柔美奔放。
柔軟的肢體,點到為止的對弈,側空翻,回旋踢和倒立等武術動作,在一根木棍加上一線鐵絲彈出的節奏控製下,再輔以葫蘆等組成的樂器作為共鳴,看似簡單的巴西戰舞,卻飽含曆史上西非奴隸對於命運不屈的抗爭。
事實上,戰舞也是在16世紀由巴西的非洲移民發展出來的介於藝術和武術之間的一種舞蹈,伴隨著音樂,兩個人開始起舞,所有的動作都具有武術的意味,這也被認為具有強烈的戰鬥用途。戰舞介於舞蹈和武術之間,在舞蹈中增加了攻擊力,讓統治者看起來卻更像是舞蹈,這也使得這樣的舞蹈文化能夠延續留存至今。然而這樣的舞蹈還是被當時的政府封存了上百年,一直到1930年才被允許在民間吸收流傳。
桑巴舞是反種族主義的,它會把所有的種族結合起來,混血、白人、黑人,等等。它是一個混合的產物,它自非洲,來到巴伊亞州,先是黑人跳,再是白人、混血跳,它集合了所有種族的人,是巴西特有的一種文化。
如今,桑巴舞學校在巴西各地蔚然成風,它已不僅是黑人文化的代表,也是巴西多元文化融合的一麵旗幟。桑巴舞很快成為了狂歡節上必不可少的盛宴,也逐漸成為狂歡節的代名詞。在狂歡節上,各個桑巴舞學校會進行激烈的競賽,所有的選手都來自平民百姓,白天他們可能是超市的售貨員、清潔工、白領、政府工作人員,但是到了晚上,到了桑巴舞學校,他們都成為這支桑巴舞隊伍中的一員。他們全年都在刻苦排練,以掌握步伐和節奏,為的就是能在狂歡節上拿到名次,也就可能由此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