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一個人的性子有多麼急躁,隻要他覺得必須溝通,那麼即便溝通的對象刁蠻無理或者溝通的任務關山重重,他同樣可以排除艱難險阻而完成任務,此時,他不僅具備了良苦用心,同樣也會注意到方法是否妥當。
急躁就是指一個人喜歡發火,喜歡生氣,其實隻是一點小事情,但往往情緒失控,弄得大家都不開心。被罵的人自然是心生委屈,但罵人的人自己也不舒服,長此以往不僅於身體不利,更重要的是別人都不願意與你打交道。其實,急躁的人大部分也都明白自己的毛病,平時也會暗下決心要改正錯誤,可事到臨頭,一股子血直衝腦門,原先想好的忍耐克製都拋到了腦後,對人一頓劈頭蓋臉之後自己又懊悔莫及。
急躁的人自然都想讓自己的脾氣變得更溫和一些,但急躁的人往往會用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之類的托詞來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掩飾。性格急躁真的是天生的嗎?我看未必。用經濟學分析急躁與溫和,其實隻需要利用值與不值的公理就可以把急躁與溫和的性格特征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為什麼麵對董事長的嚴厲斥責毫無怨言?
還是從本人親身經曆的一件事說起。十年前,我剛加盟現在供職的單位時,擔任的是集團旗下管道燃氣工程公司的總經理一職。我這個人做事從來都是一根筋,脾氣比較急躁,認為在日常工作中隻要對老板負責對企業傾心,就是一名合格的總經理,因而,在對待員工的態度問題上不擅經營,常常不分對象與場所,不顧他人的感受與麵子,聲色俱厲毫不留情地批評他人,並常常用這樣一句話為自己的言行辯護:領導批評你,說明領導對你有期望,如果哪天領導不批評了,那你就真的無可救藥了。由於方法不當過於苛求,導致許多部下同事對我退避三舍敬而遠之。
有一天,一位在地方擔任領導職務的同學告訴我一件事。他和我的董事長在一起開會,我的同學因為熟知我的脾性,便向董事長打預防針,說徐昌生這個人很有能力,但也很有個性,今後你們的合作中如出現他使性子的時候,你可得讓著點,千萬別計較,他大火來得快去得也快。結果,董事長告訴他說,他覺得我這個人脾氣還算好,合作一年多,我從來沒有跟他發過火。當同學陳述完這件事後,我的第一反應是,董事長的說法太弱智了,我脾氣再差,也不至於朝你董事長發火呀,我又沒有吃錯藥!
這件事並沒有引起我的深入思考,待部下同事的態度依然是我行我素,雖然領導曾多次提醒暗示,自己也曾無數次下決心要洗心革麵痛改前非,甚至我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寫下了“慎怒”(意思是謹慎發怒、不要輕易發怒)橫幅以時刻警醒自己,可是效果並不明顯。及至因為工作方法問題導致自己的事業發展停滯不前之時,我才在8年之後重新咀嚼起這件事來。痛定思痛之餘,一個疑問湧上心頭,如果說我的性格急躁,常常對部下同事不能控製情緒,那我為什麼與董事長合作十年卻從來沒有對他發過火呢?既然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那就應當是對任何人都會一言不合而火冒三丈,可為什麼我對領導對朋友甚至是對消費者的投訴,卻從來都是溫文爾雅耐心傾聽呢?
隨著對經濟學學習的逐漸深入,我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我之所以十年不對董事長發一次火,是因為我明白董事長決定著我的職位與待遇,我若得罪了他,我的未來將前途未卜;我之所以對地方領導畢恭畢敬,是因為我明白領導們大權在握,我若得罪了他們,企業將會在今後運營過程中困難重重;我之所以對朋友熱情洋溢款待周到,是因為我明白我今天幫了他們,明天他們也會幫我;我之所以對消費者的斥責也春風滿麵,是因為我明白消費者的影響力巨大,如果企業失去了口碑讚譽並有負麵影響,那麼企業就有由盛而衰的危險。一句話,當你在心中認可了對方的價值時,你對他的脾氣自然就會由急躁而變得溫和。
由此,我恍然大悟,之前之所以對自己的部下同事性情急躁,是因為我沒有認識到他們的潛在價值。我從來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這些人可能會成為我的上司,他們可能會為此打擊報複;從來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他們會成為我的同僚,他們也會以同樣粗暴的態度對待我;從來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部下對我的負麵評價會影響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從來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他們會因為不堪重壓撒手不幹給公司帶來損失;從來沒有想到員工心情的壓抑會影響到決策的執行和效率的提高。一句話,我之所以對待員工在方法上屢教不改,是因為內心裏認為不改不要緊。
當我重新審視了下屬的價值,或者說當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之後,我的性格自然就發生了驚天大逆轉,對待員工火急火燎的性格在短時間內與從前判若兩人。
2.為什麼在單位溫文爾雅,在家庭卻暴跳如雷?
有很多奇怪的現象值得我們深思,比如說家庭暴力,有的人在外麵溫文爾雅,在家裏卻對妻子拳頭相向,不僅沒有了溫文爾雅,簡直是斯文掃地。我們公司就有這麼一個人,在家裏有暴力傾向,每隔一段時間總要與妻子打上一架,雖然沒有把妻子打得鼻青臉腫,但妻子總會因為挨了打而不依不饒地鬧上幾天。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在家裏總是會動手,他說,他的老婆喜歡嘮叨罵人,罵火了他就忍不住上前給她兩耳光。我說,她罵你,你就打她,那為什麼上個禮拜董事長把你罵得狗血淋頭,我看你連氣都不敢吭一聲?上次,我和你出差,你在那個幹淨的廣場上隨手扔了一個紙屑,旁邊一個人說你沒素質,我也沒看到你揍他呀?
你為什麼不敢打董事長?因為你知道,打了董事長,你在公司裏將沒有了立足之地,更遑論升職與前程。你為什麼不敢打批評你的路人?因為你知道,你打了他,他一定會睚眥必報,把你給打回來。你為什麼總是打老婆?因為你覺得打了她沒關係。其實,你錯了,在你的這一生中,你的老婆遠比旁邊的路人甚至比你的董事長還重要,隻是你內心裏還沒有明白這些道理。倘若你明白了這些道理,你對路人都能強壓怒火,對於與自己朝夕相處風雨同舟的妻子又怎會拳腳相向一點即著?
有暴力傾向的人,其實與沒有暴力傾向的人一樣,大部分都是非常理性的,動手之前必定要進行權衡:打了領導或者路人,自己一定會付出更大的成本,得不償失,所以即便是氣傷了心氣炸了肺也得忍住;但遇到對妻子的不滿時,動手不僅可以打出男人的威風發泄心中的怒火,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換句話說,他在動手之前,心中早就想好了,妻子打了不要緊,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家庭暴力。
說到家庭暴力,我們就不得不說說李陽。李陽何許人?瘋狂英語的創始人,在中國不說家喻戶曉,至少在英語教育圈中可謂人盡皆知。去年,他把他的外籍老婆打得鼻青臉腫,結果他本人也成了千夫所指。李陽的家暴行為在短短幾天內傳遍全國,其影響恐怕已經超過了他辛苦多年創辦的瘋狂英語。